第一次东征

孙中山北上后,病倒在津京,由胡汉民代理大元帅职务。这时广东革命政权内部矛盾四起,陷于混乱。在帝国主义列强和北洋军阀的怂恿和支持下, 盘踞在东江流域的陈炯明乘机反扑,他自称为救粤军总司令,准备进犯广州。广东革命政府在 1925 年 1 月 15 日发表《东征宣言》,决定讨伐陈炯明。

周恩来赶回广州后,立即投入了东征的准备工作。他作为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随军东征,需要集中力量领导军事工作,因此,他改任广东区委常委兼军事部长,由陈延年接任广东区委书记。参加东征的黄埔军校校军由教导一团、二团和学生总队组成,共约三千人。1 月 31 日,周恩来在黄埔军校东征誓师典礼上作了政治动员,提出不蛮横无理,不强拉夫役,付价购物, 不用军用票,保障人民等要求。政治部还组建了战时宣传队随同部队出发,

向群众宣传东征的意义,发动群众协助运输,充任向导和刺探敌情。2 月 3 日,校军出发,参加右翼军的军事行动。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黄埔校军同粤军第二师和第七旅组成的左翼军以破竹之势,长驱直入,直捣潮汕,取得了赫赫战功。2 月 15 日,攻克淡水, 27 日攻占海丰,3 月 6 日扫平潮州、汕头之敌。3 月 13 日,黄埔校军教导一团千余人在棉湖与五倍于我的敌林虎部遭遇激战。周恩来亲赴前线,激励士气,待到援兵赶到,将林虎部主力击溃,取得了关系到东征战争胜败全局的棉湖战役的胜利。此后,东征军乘胜追击, 18 日取五华, 20 日克兴宁, 22 日收复梅县。陈炯明残军被迫退入江西、福建境内。陈炯明只身逃往香港。4 月初,第一次东征战事结束。

东征的胜利,使黄埔校军英勇善战的威名震惊远近。当时的报刊曾生动地记载:“此次联军进攻,初出茅庐之黄埔学生教导团,尤出类拔革,每战必克,每攻必取。”“军行所至,不扰民间一草一木,老妪妇孺,喜而挤观。鸡犬不惊,商市安堵。入夜无公家空房,则扎篷营露宿,东江人民父老,谓民国以来,仅此次所见、乃是真正革命军,真正卫国保民之革命军。”①这是周恩来主持下的黄埔军校政治工作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后来,毛泽东曾对黄埔校军的战绩和其成功的政治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那时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合作组织新制度的军队,在开始时候不过两个团,便已团结了许多军队在它的周围,取得第一次战胜陈炯明的胜利。往后扩大成为一个军, 影响了更多的军队,于是才有北伐之役。那时军队有一种新气象,官兵之间和军民之间大体上是团结的,奋勇向前的革命精神充满了军队,那时军队设立了党代表和政治部,这种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没有的,靠了这种制度使军队一新其面目。”②周恩来在东征途中,曾在东莞发表演讲,阐述了革命军队与旧军队的区别,概括了黄埔军校政治工作的基本经验,他讲道:“如欲使中国和平,须有真正之革命军,须有为人民所用之军队,故特设立党的军官学校,于军事教育外,授以政治教育,告以中国如何受列强压迫,军阀压迫, 以及农工商各界之痛苦,告以解除压迫与痛苦之途径,要使每个军官、每个士兵均能了解此理。此党立军官学校设立之目的,能如此,则军士之打仗是为人民而打的,若非为人民而打之仗,彼等必不去打,能如此者为党军,不能如此者非党军。”在谈到东征目的时,他说,“此次军校出发,是为人民解除痛苦而来,但全恃本校军队,力量太小,若无人民援助,仍不足负重大责任。故本校极希望东莞人民通力合作,以促革命成功。”周恩来还在东征回师途中所作的《军队中政治工作》讲演中,系统地分析了军队的来源,军队的阶级性,革命军队同军阀武装的根本区别。指出,军队不是阶级,是一种工具。军队是压迫阶级的工具,但也可以作被压迫阶级的工具。军队的组织有很重大的意义,是实现我们的理论的先锋。

在仅仅半年多的时间里,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周恩来对军事工作由陌生到熟悉,提出了一套军队政治工作的理论,表现出一种富有创造性而又周密干练的领导才能,由此在国共两党内,特别是在黄埔军校师生中深受敬重。黄埔军校党代表廖仲恺称赞他为“共产党的大将”。周恩来的卓有成效的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军队政治工作方面所作的最早的尝试,为中国共产党后来缔造一支无产阶级的人民军队积累了宝贵经验。

① 载 1925 年 3 月 27 日《商报》。

② 毛泽东:《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毛泽东选集》一卷本,第 351 页。

正当军民欢庆东征胜利之际,驻守广州地区的滇、桂系军阀杨希闵、刘震寰与皖系军阀段祺瑞相勾结,在取得英帝国主义提供的军事援助后,趁孙中山病逝北京,革命军远征潮汕之机,率部发动叛乱,占领了广州部分地区以及广州电报局和火车站。广东革命政权又一次陷入危机。5 月 13 日,廖仲恺从广州赶到汕头,同东征军共商讨伐杨、刘之计,决定放弃潮梅,于 20 日回师广州。周恩来等率领由黄埔教导一、二团组成的党军第一旅,随军回师。

  1. 月 12 日,东征军抵达广州郊区龙眼洞,向叛军发起猛攻。中共广东区委和周恩来指示留守广州的铁甲车队配合主力作战。革命政府统辖的其他军队也先后从北江、西江、河南三面发动进攻。广州人民素来对杨、刘军队恨之入骨,纷纷起来破坏交通,断绝水电供应。市郊农民也加入了战斗,他们为革命军运送粮食、武器,切断敌人后路,收缴敌人枪械。经过一昼夜激战, 叛军全面崩溃,杨希闵只身逃往沙面租界。15 日,杨、刘所部滇、桂军在瘦狗岭一带被全歼。一场反革命叛乱就这样被迅速平息,多年的心腹之患被干净利索地除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