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击国民党右派的进攻

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同时,国民党右派加紧进行反革命活动,掀起一股制造分裂,反对国共合作和工农运动的逆流。革命又一次陷入了危机之中。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反对革命的面目日益暴露,一方面,他加紧同帝国主义勾结,拥兵缓进,消极北伐,一方面竭力策划反共阴谋,扼杀工农运动。周恩来清醒地看到这一切。北伐军攻克武汉后,蒋介石为了拉拢周恩来,曾表示准备委任他以战地政务委员会主任委员或战地财政委员会主任委员的重要职务,被周恩来拒绝。

为了批驳国民党右派对于国共合作和工农运动的诬蔑之词, 1926 年 12

月 10 日至 17 日,周恩来在中共广东区委机关刊物《人民周刊》上接连发表

《国民革命及国民革命势力的团结》、《现时政治斗争中之我们》、《现时广东的政治斗争》三篇文章,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了广东及全国的政治形势,阐述了工农运动、国共合作及人民武装等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对于澄清党内的种种模糊认识起了重要的作用。

在《国民革命及国民革命势力的团结》一文中,周恩来批驳了国民党右派制造的所谓“目前民众运动超过国民革命要求,违反了国民革命的方式” 的谬论,指出,工农运动并未超过国民革命的要求,而只是国民革命的初步要求:工农的集会自由,工人罢工权,工农生活改善,生命保障等。针对国民党右派对共产党的攻击,周恩来写道:共产党员不管在反帝国主义的上海、省港罢工中,在东征、北伐的血战中,在北、中各部为办国民党而遭遇的囚杀中,在工农运动的牺牲中,他们总是最忠实站在前线。他们所流的血,总是洒向国民革命,无一点迟疑,无一点吝惜。一切工作,我们尚找不出非国民革命的证据。“我们要很坚确的认定,现时方是国民革命的起首,离成功的途程还很辽远。所以这时候我们希望民主政纲之实现,比任何人都感觉急切。”①

在《现时政治斗争中之我们》一文中,周恩来批驳了国民党右派所谓“有了共产党的存在和活动,便定会与国民党发生冲突和分裂”的滥言,指出, 各被压迫阶级的共同目的虽在国民革命,但在革命的斗争中,民族资产阶级总是富于妥协性,小资产阶级也常摇摆不定,只有无产阶级是最不妥协的革命阶级。要靠它携同农民、手工业工人,督促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不妥协地与敌人斗争,才能达到国民革命的真正目的——民族解放和民主政治的实现。所以为工农阶级奋斗的共产党的活动,当然不外领导工农群众的革命力量,推进国民革命,以防止其他阶级的妥协性在革命中发生不良影响。

② 《周士第回忆录》,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62 页。

① 《人民周刊》第 34 期,1926 年 12 月 10 日。

“这种活动,只有于领导国民革命的国民党有利,使他革命成分更加充实, 决无与他有冲突和分裂的危险。因为要有冲突,必是革命的工农群众与和帝国主义敌人妥协的资产阶级冲突;要有分裂,必是革命的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分子与不革命的右派分子分裂。”接着,周恩来用事实来证明了这一点:五卅运动以来,革命的工农群众,尤其是无产阶级,坚持其反帝精神、罢工策略,时时与想和英帝国主义妥协的资产阶级冲突,廖案发生以后,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曾联合一致地同与廖案有关的以至反共反俄反农工运动的分子斗争。其间分裂出许多不革命分子。结果不但于国民革命以至国民党无损,而且革命势力愈加团结,国民革命才取得今日的发展。

周恩来明确指出国民党右派势力存在这个客观事实,他写道:“我们很希望国民党能成为一个无左右之分的革命的中国国民党,但事实上不能尽如我们所想。国民革命是各阶级联合的革命,不同的阶级性反映到国民党内自也形成了各派。过去,右派很显然地做了许多反共、反俄、反工农以及勾结旧势力的工作。”因此,共产党人自然需要“时时刻刻帮助左派同右派作理论上和事实上的争斗”。最后,他响亮地提出:“一切革命分子团结起来! 一切被压迫阶级团结起来!”①

在《现时广东的政治斗争》一文中,周恩来分析了国民党改组以来广东的政治局势,指出:广东各种反动势力正在互相勾结,联成一气,同革命力量作斗争。为着巩固国民革命的根据地,“民众的组织力和武装战斗力之发展,民主政治的怎样实施,是目前最迫切的工作。”周恩来强调了民众武装的重要性,指出:“民众武装在广东已成为自然必不可少的组织。⋯⋯农民自卫军、工人自卫队之组织亦为势所必需。”

在该文的最后,周恩来指出,巩固革命根据地,不能一味地靠妥协,而首先应当分清敌我。他写道:广东的政治斗争走上正轨,中国的国民革命根据地才能稳固。这不但广东的民主派的联合战线可以充分,半封建势力可以肃清,并且只有以这样的革命基础,才能影响民主革命势力在长江流域的发展,才能继续北伐,才能支持民族革命,与帝国主义斗争到底。“所以我们现时应当分清敌我。敌人方面:广东一切半封建势力——买办、大地主、逆党、土豪、民团、土匪、贪官污吏始终是民主革命的最大障碍”,并且他们后边还有个香港帝国主义。“我们民主派——国民党、省政府、工人、农人、小商人、知识分子、民族资产阶级以至 C.P.和 C.Y.都应该毫无迟疑地互相了解地努力联合这个民主战线,充实自己的力量,扫除革命的障碍。我们继续高呼:一切革命势力团结起来!为打倒半封建势力而争斗!为实现民主政治而争斗!”

周恩来在这些文章中表现出的鲜明的政治观点和光明磊落的胸怀,与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党内右倾机会主义者对蒋介石破坏国共合作行为所采取的一味迁就退让的态度形成强烈的对照。表现出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大无畏气概和坚定的革命立场。由于种种原因,周恩来的这些正确主张当时没有为党中央所采纳。中国革命历史的后来发展,一再证明周恩来在这些文章中阐述的观点是富有远见和完全正确的。

1926 年底,周恩来奉命调往上海中共中央工作。在一个初冬的早上,他告别已有身孕的邓颖超,登上北去的火车,离开了他工作了两年多的广州。

① 《人民周刊》第 37 期,1926 年 12 月 1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