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会陶然亭

出狱后,周恩来稍事休息,便全身心地投入了新的战斗。尽管在被捕期间,他和马骏已被南开大学开除,但这丝毫也没有影响他的情绪,这时的周恩来已不再是两年前在日本考学时的周恩来了。8 月初,周恩来在法租界的一幢小楼上主持召开了觉悟社的年会,出席的社员有十四人。会上,周恩来总结了觉悟社成立近一年来的工作,指出:只有把五四运动以后在全国各地产生的大小进步团体联合起来,采取共同行动,才能改造旧的中国,挽救中国的危亡。他还指出:当时团体虽多,但思想复杂,必须加以改造,才能真正团结起来,为这个目标而斗争。他把这一切概括为“改造”和“联合”四个字。觉悟社社员一致赞成周恩来的意见,并议定写信给北京的各进步团体, 举行座谈讨论会,发起全国范围的大联合。会后,周恩来偕同觉悟社社员十

一人来到北京。

  1. 月 16 日上午,觉悟社在陶然亭约请少年中国学会、青年工读互助团、曙光社、人道社等进步团体代表二十多人举行茶话会,共商爱国运动大计, 并请李大钊到会指导。古老的陶然亭旁,树木高耸,浓荫蔽日。代表们环亭而坐,倾心交谈,深入思考,热烈讨论,使芦荻萧瑟的陶然亭生机盎然。会上,刘清扬报告开会宗旨,邓颖超介绍觉悟社的组织经过和一年来的活动情况。周恩来对觉悟社提出的“改造联合”的主张做了说明,倡议与会各进步团体联合起来,共同进行挽救中国、改造社会的斗争。李大钊在会上也讲了话,提议各团体育标明主义之必要。他认为,确定共同的、明确的主义,是联合改造的基础。“主义不明,对内既不足以齐一全体之心志,对外尤不足与人为联合之行动。”李大钊还向青年们提出恳切的希望:今后各团体要进一步加强联系,到劳工群众中去,到农民中去,和他们同命运,共呼吸,了解他们,启发他们,依靠他们,因为 20 世纪的革命必定是滔滔滚滚的群众运动。这次会上决定,由到会诸团体各推三名代表继续讨论联络问题。

8 月 18 日,觉悟社、少年中国学会等五个团体的代表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召开联络筹备会。会议通过《改造联合宣言》和《改造联合约章》,决定成立一个名为“改造联合”的组织,进行以下工作:“宣传事业之联合;社会实况之调查;平民教育之普及;农工组织之运动;妇女独立之促进”,“本联合各地革新团体,本分工互助的精神,以实行社会改造”,并提出“到民间去”的口号。

陶然亭聚会,使周恩来受到新的启发和鼓舞,尤其是李大钊关于必须首先标明主义的讲话,更加坚定了他赴法求学,到巴黎公社故乡去“对于一切主义开始推求比较”的决心,他开始积极为之做准备。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法国留学的爱国教育家吴玉章、蔡元培等人,创办了一个“留法勤工俭学会”,号召中国青年“勤于作工、俭以求学”,到法国去“半工半读”。战后,欧洲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日益高涨,国内大批青年受到五四运动和世界新思潮的推动,渴望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纷纷响应勤工俭学的号召,前赴法国求学。1919 年至 1920 年间,赴法勤工俭学的青年已达一千六百多人,周恩来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势下做出赴法求学的选择的。

周恩来的选择,得到南开学校创办人严修的全力支持。尽管周恩来已失去南开学校的学籍,但严修对他夙极器重,为继续培养他,特在南开学校设“范孙奖学金”,金额为银洋七千元,提出选派周恩来、李福景出国深造, 经与校长张伯苓商量,张亦同意。其后,在南开校董会上研究并征求有关人员的意见,一致认为周、李符合条件,同意派他们出国留学。留学地点,最初考虑去美国。适其时值欧战后美元价高,乃决定去欧洲。这样,已被南开学校开除“学籍”的周恩来,又在南开学校“范孙奖学金”的资助下,开始赴欧求学。据严修日记记载,周恩来、李福景临走时,他又给中国驻英公使顾维钧写了介绍信。以后,汇给周恩来的资助,按期由严修交李福景之父李琴湘寄李福景代转周恩来。周恩来对严修的培育之恩终生不忘。据埃德加·斯诺所著《西行漫记》记载:周在欧洲时,他本人的经费支持者是南开学校一位创办人严修。与其他中国学生不同,周在法国时,除短期在雷诺了研究劳工组织外,并未参加体力劳动。他跟一位私人教师学习法语一年以后,即以全部时间从事政治活动。以后,周又对我说:“当时有朋友提到,我用严修

的钱却成为一个共产党人。严引用中国一句成语‘人各有志’。”

10 月 8 日,周恩来和李福景同到华法教育会办理赴法证明。周恩来在行前又同天津的《益世报》商定,当他们的旅欧记者,经常为他们撰写旅欧通讯,以所得的稿费补贴旅欧期间的生活费用。10 月 18 日,周恩来等离开天津,去上海候船赴法。

赴欧求学,是周恩来生活中的又一次重大转折,周恩来对此行寄以极大的希望。他在到欧洲后不久写给表兄陈式周的信中表明了他赴欧求学的主要目的,其中写道:“主要意旨,惟在求实学以谋自立,虔心考查以求了解彼邦社会真相暨解决诸道,而思所以应用之于吾民族间者”。此时的周恩来, 思想在颤动,革命意识在萌芽,他怀着对马克思主义的敬仰之情,要到马克思的故乡去,实地考察欧洲资本主义工业化社会的真实情况,进一步了解马克思主义和其他各种社会改造理论,从而经过充分的比较,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腾飞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