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天津学生联合会报》

  1. 月下旬,从北京传来令人气愤的消息,北洋政府不顾全国人民反对, 决定日内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北洋政府的可耻态度,再一次激起了全国人民爱国运动的高潮。天津学联立即派出代表马骏、刘清扬等人赴京请愿,坚决反对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周恩来前往车站为代表们送行,他跟大家一起吟诵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诗句,互相激励,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利益,决心“坚持到底,拚死力争”。6 月 28 日,是巴黎和约签字之日,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住所为愤怒的留法中国工人和学生所包围,因此被迫拒绝赴会签字。以五四为发端的全国爱国运动取得了重大的胜利。从这个胜利中,周恩来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在南开学校为庆祝胜利而召开的“奋兴大会”上,周恩来和同学们畅谈两个月来的斗争体会,更加感受到了肩负使命的任重道远,他们决心“再接再厉,牺牲一切,日日奋兴”, 以达救国目的。周恩来对下一步斗争提出了重要建议:“宜审慎,有恒心, 有胆力,方能成功。”①

  2. 月初,政府当局决定各学校提前放暑假,推迟开学,以分散学生的力量。放假后,学生纷纷离校。不少人看到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已被免职,巴黎和约也已拒签,于是斗争情绪开始松懈。为了把运动坚持下去并引向深入,天津学联决定创办《天津学生联合会报》,并鼓励运动中的骨干分子搬进南开学校居住,集中办公,开展活动。鉴于周恩来在主办《敬业》和《校风》期间表现出的卓越的办报才能,天津学生联合会会长谌志笃和副会长马骏专程去看他,邀请他出来主办《天津学生联合会报》,周恩来爽快地答应了他们,他说:“《天津学生联合会报》是非常必要的,要想学生爱国运动能坚持下去,必须注意爱国教育。我之所以回国,就是为了参加救国

① 《周恩来书信选集》,中央文献出版社 1988 年出版,第 3 页。

① 载 1919 年 7 月 7 日《南开日刊》。

斗争。同学们既然需要我编辑学生会报,我愿与大家共同努力,负些责任是义不容辞的。”随后,他也搬进南开学校和学生运动中的骨干分子一起居住。

要创办这样一份报纸是不容易的,没有经费,没有印刷厂,没有纸张, 尤其还要向警察厅立案。为了筹办这张报纸,周恩来以满腔的政治热情、坚忍不拔的毅力,四处奔走,精心筹划,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他组织南开学校话剧团对外义务演出,募集办报经费;他机智勇敢地应付反动当局的刁难和阻挠;他亲自到协成印刷局协商,向印刷厂的工人宣传革命道理,争取他们的支持。经过周恩来的艰苦细致的工作,终于做好了《会报》出版的全部准备工作。

为了扩大宣传,在《会报》发刊前,周恩来写了一篇《<天津学生联合会报>发刊旨趣》,刊登在 7 月 12 日的《南开日刊》上。在这篇文章中,周恩来精辟地论述了《会报》的办报方针,他写道:“这次全国学生自动的事业, 在世界上可以说很不希罕,但是在我们东亚,实在是不甚多见。日本的米骚风潮,朝鲜的独立运动,这都是受世界新思潮的波动,在东亚历史上增加些国民自觉的事绩。”“我们学生思想、学识的程度实在不敢说办报,不过拿我们的意见贡献于社会,与大家讨论。至于一切的研究,还是须求社会的帮助,指导我们,以便共同得着大家新生命的所在。”该文具体列出了二十条办报宗旨,其中比较重要的有:本“革心”同“革新”的精神立为主旨;本民主的精神发表一切主张;对于政府的政策有指导同监督的责任;介绍现在最新思潮于社会,等等。这篇文章发表后,天津各大报纷纷转载,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到《会报》创刊前一天,订户已近两万户,除了天津,还有北京、保定、南京、上海等地的订户。

  1. 月 21 日,《天津学生联合会报》正式创刊,报名下方用英文写着:“民主:一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我们的箴言。”创刊号上发表了周恩来撰写的以《革心!革新!》为题的发刊词,提出了改造社会、改造思想的号召。马骏看后兴奋地说:这篇社论真带劲!这比我们站在几千人面前大喊一阵可有用得多!

《会报》先后共出了一百多期,最初为日报,对开四版一大张,9 月 22

日受警方干涉被迫休刊, 10 月 7 日复刊为二日报,对开一张半,出了两期后又恢复为日报。辟有主张、时评、新思潮、新闻、国民常识、函电、文艺、翻译等栏目,其中以主张和时评为重点。上海《新人》杂志曾发文认为:《会报》的这两个专栏很有特色,“敢说是全国的学生会报冠”。《会报》凝聚了周恩来的大量心血,也凝聚着他的闪光的思想。《会报》的社论和主要文章,大都由周恩来主笔,他以“飞飞”、“翔宇”等笔名发表大量文章,通俗地解释社会新思潮,报道国内外时事及各地爱国运动的消息,抨击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罪行,还翻译外国进步理论家、作家揭露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罪行的理论文章和文艺作品。《会报》没有编辑室,周恩来经常在承印该报的协成印刷局的一间小屋里做编辑工作。由于人少,《会报》也没有记者、编辑、发行之类的分工,从收集新闻到撰写稿件,从编排版面到校对审核, 从印刷到发行,都由周恩来主持。他还经常到印刷所与工人一起研究白话文、新式标点的拼字、排版问题,帮助工人搬运纸张,折叠报纸和操作印刷机。

《会报》根据天津爱国运动和全国政治形势的发展,及时地提出斗争口号,确定斗争内容和斗争形式,引导人们关心、探讨中国社会的改造问题, 指导运动健康地向前发展,在宣传新思想,唤起民众,推动进步青年同工人

运动相结合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它以对祖国安危、人民利益的关切, 对帝国主义和卖国军阀政府的深刻揭露和抨击,对时局发展的精辟见解和对真理的忠诚,赢得了读者的喜爱。它犹如一朵朵浪花,闪烁在五四运动的滚滚洪流中,为其增添了绚丽的光彩。

  1. 月初,山东问题日趋严重,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也成为《会报》报道和评论的中心内容。由于中国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使日本帝国主义掠夺我山东主权的阴谋破产,但它野心不死,7 月下旬,住在山东坊子城的日本人挑起事端,他们提出了九条议案,声称要保持日本在山东铁路及政治、军事、经济、警察等方面的特权。日本宪兵还在济南、青岛等地擅自逮捕中国人。山东人民为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与日本帝国主义的阴谋进行了坚决斗争。山东学、商各界数千人到省公署请愿示威,要求向日领事馆交涉放人,拒绝日方提出的无理要求。反动的北洋政府急调马良任济南镇守使, 并宣布山东全省实行戒严,残酷镇压当地的爱国运动。8 月 5 日,马良下令捕杀了回教救国后授会会长马云亭等三人。济南的枪声,震动了全国。爱国群众人人义愤填膺,学生运动重新高涨起来。8 月 6 日,《会报》上发表了周恩来撰写的《黑暗势力》一文,大声疾呼:“国民啊!国民啊!黑暗势力‘排山倒海’的来了。”“日本人对山东的九条决议简直看中国不成一个国家。国民啊!黑暗势力,越来越多了!我们应当怎样防御啊?要有预备!要有办法!要有牺牲!推倒安福派,推倒安福派所倚仗首领,推倒安福派所凭借的军阀,推倒安福派所请来的外力。国民自觉!国民自觉!现在就是时候了。”两天后,该报又以《速逐残害回教徒的马良,速要求北京政府取消山东戒严令》为题,系统揭露了马良媚日卖国、充当日本军国主义和安福派军阀鹰犬的狰狞面目,号召全国人民一致行动起来,对马良实行“国民公判”。8 月 9 日,《会报》发表《讨安福派的办法》一文,写道:单靠打电报、发宣言、上请愿书,是不能去掉安福派的。“我们当知道,我们所恃的是群众运动。”并且响亮地提出:“罢工!罢市!不纳税!罢课!种种的举动,那才真足以致安福派的死命。”在同日发表的《敬告男女学生》一文中,周恩来写道:“现在社会是渐渐的入于消沉,要再不想法子振作起来,恐怕‘江湖日下’没有再动的机会。”“女学生!男学生!我们现在不是憩着的时候, 我们应当每天实行警醒社会的事业。”

8 月 23 日,天津各界代表会同北京、山东代表,到北京总统府请愿示威, 要求对山东解除戒严,严惩马良以平民愤。代表们在总统府守候了一天,北洋政府却出动军警,将代表全部逮捕。消息传到天津,各校代表都异常激动, 周恩来却冷静地说:“这正是掀起继续加强爱国运动的时机,用不着惊慌紧张,依照计划进行就是了。被捕,只要经得起考验,不算什么!但营救他们是我们的责任。”接着,周恩来奋笔疾书,拟定文稿,交付排印。深夜,《会报》的号外出来了,人们奔走相告,把反动政府逮捕学生代表的消息传遍了海河两岸。从 26 日到 28 日,天津各界又派出三批代表赴京,马骏、周恩来等人都参加了,他们同北京各界代表一起,连日在总统府门外露宿请愿,要求释放被捕代表,全国各地也纷纷声援。在全国人民和舆论的强大压力下, 北京政府被迫在 8 月 30 日释放全部被捕代表。9 月 2 日,周恩来陪同部分获释代表返津,天津人民举行了盛大欢迎会,迎接代表归来。《会报》报道, 当获释代表到达天津车站时,“各界往车站欢迎者,途为之塞,游行街市, 直拥商会开欢迎会。”

在那些惊心动魄的日子里,周恩来主编的《会报》成为斗争的有力武器, 它用鲜明的标题和生动的文字,呼吁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声援爱国学生运动, 它发表大量评论文章和报道,提出斗争的基本要求和口号,像一条无形的纽带,把各界群众联接起来,显示了巨大的声威和力量。

《会报》的影响越来越大,引起了北洋军阀政府的恐惧和仇视。8 月底, 北洋政府内务部下达了查禁《会报》的密令。密令说:“兹查阅 8 月 25 日、

28 日《天津学生联合会报》,载有让各省速派各界公民代表来京请愿及去做群众运动的事,罢工,罢市,不纳税,不当兵。又载有联合会致各处电文, 望全国一致,互做声援等话。核其文字语意,实于公共安全秩序显有妨害。应请查照本部通咨转饬警察厅,依法办理。”直隶省公署和天津警察厅得此密今后,多次派军警恫吓印刷局,不准再承印《会报》,还派出密探,寻找办报人。周恩来机智地同警察当局展开了周旋战,多次变更印刷地点,在工人们的巧妙掩护下,使得《会报》继续得以印刷发行。反动当局恼羞成怒,9 月 22 日,警察厅长杨以德派出大批军警,武力逼迫协成印刷局不再承印《会报》。

面对反动当局的高压政策,周恩来没有表示丝毫的怯懦。他到别的印刷单位联系,讲解救国道理,使许多人为之感动,千方百计地给予帮助。经过不屈不挠的斗争, 10 月 7 日,仅停刊半个月的《会报》又复刊了。在复刊当日的《会报》上,发表了周恩来撰写的《本报继续出版的布告》,该文写道:“本报是天天在奋斗里讨生活的,又岂能因为杨以德的干涉印刷局,因为杨以德不予立案,我们就不去同他奋斗。我们办事是秉着良心去做,光明正大,没有一点退缩的。现在学生的奋斗是一天急似一天,我们靠着传布消息的会报,是断断不能再‘噤若寒蝉’的歇着,不去尽它的责任。”“总之, 我们必定拿我们的全力去同他奋斗。他不能禁止我们人民存在,我们必定想法尽我们的责任。”

《会报》的遭遇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人们对《会报》的斗争精神深为钦佩。南京《少年世界》撰文指出:天津学生办的报纸中,最有价值的“自然要算这报了。这报现已经出到一百几十期了,中间被杨以德的压迫,曾经停了一回版,后来又复活了。到一百期那一号,出了一个‘奋斗号’。可以说日日在奋斗中讨生活。这报以革新的同革心的精神为主旨!本民主主义发表一切主张”。“一个麻木不仁的天津,现在居然有这种新曙光,令人十分快乐。记者敢望把这种的光照遍了全中国各处,群起效法。记者敢说将来的新中国,不是现在的中国了;还盼望天津学生努力前进!”①

《天津学生联合会报》创刊不久,周恩来根据斗争需要,倡议把当时各校的报刊,如天津《醒世周刊》、《南开日刊》、《北洋日刊》、《师范日刊》等联合起来。他的倡议得到了各报刊的积极响应。8 月 9 日成立了“天津学生报社联合会”,周恩来被推选为该会主要负责人。该会以“联络感情, 交换意见,造成强有力的言论,以指导社会、监督政府及会外各言论机关” 为宗旨,每月定期开会,研究形势,商讨共同斗争方案。学生报社联合会对于宣传“革新”和“革心”精神,协调宣传要点和中心,对于揭露反动当局的卖国罪行,唤起人民觉醒,推动五四运动的深入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① 《少年世界》第 1 卷第 1 期,1920 年 1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