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母亲

① 周恩来致中共中央书记处并报毛泽东的电报,1942 年 7 月 17 日。

② 毛泽东致周恩来的电报,1942 年 7 月 17 日。

周恩来不满一岁时,他的小叔父周贻淦病危,心地善良的周贻能夫妇为了使贻淦兄弟在弥留之际得到一点安慰,就把周恩来过继给了贻淦。两个月后,贻淦病故,周恩来就由嗣母陈氏带在身边抚养。陈氏出身于书香门第, 父亲是清朝的秀才,兼通医学。她性格温和,办事细心,仁慈礼让,自幼喜书画,好诗文,具有广博的知识和较深的文学修养。她年轻守寡,与继子恩来相依为命,把全部感情和心血都用来抚养、教育幼小的恩来。陈氏为恩来请来一位乳母,叫蒋江氏,他们一同生活。这样,周恩来就有了三位母亲: 生母、嗣母、乳母。三位母亲都把人间最珍贵的母爱给了周恩来,也以不同的性格和人生经历给周恩来的成长以不同的影响,而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嗣母陈氏。从三四岁起,周恩来就跟陈氏妈妈读书、写字,五岁被送进私塾读书。为了帮他学习,陈氏妈妈教他同小朋友们做拼字游戏——把诗词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在小块厚纸片上,然后打乱,看谁先准确地拼成一首完整的诗词。在这种游戏中,周恩来总是最先拼好。陈氏还经常给周恩来讲故事,如《天雨花》、《西厢记》和太平天国、义和团的传说等,讲得最多的是宋代女英雄梁红玉在淮安筑建新城,击鼓抗金兵的故事。这些故事,深深地吸引着周恩来,“终日听之不倦”,给他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刻印象。周恩来上南开学校读书后,曾以《射阳忆旧》为题写过一篇文章,在文章中回忆了他童年时听陈氏妈妈讲过的关于一个忠诚正直的仆人的故事,其梗概是:一家贫之少年,因父母双亡,又受其兄虐待,离家出走,到一绅士家做仆人。他做事认真,言语朴诚,受到主人器重,让他做了会计。这位仆人记忆力甚强,虽然不会写字记帐,但主人所问事项,脱口而出,无一遗漏。一日主人将一千贯钱锁在柜中,把钥匙交给仆人,并告诉他,这柜里有六百贯钱,家里的支出就从这里取,全部由你掌管。数月后,仆人计算花销,发现钱多了,急忙找到主人,说已经用去四百余贯,柜里还剩五百多贯,因此上次放在这里的钱不是六百贯,而是一千贯。主人深受感动,说自己老而健忘,既然已经说是六百贯,那六百贯以外的钱就送给仆人吧,但仆人坚决不收。后来这位仆人年龄大了,得了哮喘病,记忆力也不如以前了,便和主人告辞,回到家里后不久就去世了。周恩来在文章中写道:“夫钱犹腻,近则受污。古今士夫, 以此坏名节者,何可胜数!而闾巷细民,目不知书,乃能慎于所守,不敢自监而自盗焉。

《论语》所谓见利思义者,其在斯人欤!某仆安在?吾将公之天下,使四万万人共得而仆之,必不负所托也。”①陈氏母亲的言传身教,对幼年周恩来的性格形成和人生道路的选择,影响是异常深刻的。四十年后,周恩来还深情地说:“直到今天,我还感谢母亲的启发。没有她的爱护,我不会走上好学的道路。”②

他又说:“嗣母终日守在房中不出门,我的好静的性格是从她身上承继过来的。但我的生母是个爽朗的人,因此,我的性格中也有她的这一部分。”

① 周恩来作文:《射阳忆旧》,《敬业》学报第 1 期,1914 年 10 月。

② 曾敏之:《谈判生涯老了周恩来》,《文萃》第 31 期,1946 年 5 月 23 日。

③ 《周恩来同志谈个人与革命的历史——和美国记者索勃曼谈话记录》,《中共党史资料》1982 年第 1 辑,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第 5 页。

乳母蒋江氏给周恩来的慈爱也是淳朴和宽厚的。这位农家女儿教给周恩来的是另外一种知识,比如吃米饭吧,蒋妈妈会把播种、插秧、收割、舂米的事情讲给年幼的周恩来听。在周恩来长大一些时,她又带着周恩来到乡下家中去玩。在那里,周恩来亲眼看到了农民的耕耘劳动,理解了嗣母教给他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诗句的含义。从乡下回来后,在乳母的帮助下,周恩来在庭院里种了玉米、南瓜和一些蔬菜。这种田园劳动的收获果实是有限的,然而它对于陶冶周恩来的性情,却潜移默化地发生着作用。周恩来对他的乳母的养育之恩,是难以忘怀的。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还向淮安县委的负责人询问乳母一家的情况,并请他们帮助查问,他的乳母还有没有后人在。

1904 年,六岁的周恩来随同父母、嗣母、乳母和两个弟弟一起搬到淮阴他外祖父家居住,并到外祖父家的家塾里读书。外祖父家的藏书很多,从诗词歌赋、通鉴野史到古今小说都有,周恩来在陈氏妈妈的指导下,阅读了许多中国优秀的神话故事和古典小说。他所读的第一部小说《西游记》,大概就是在这段时间内看的。万氏家塾办得非常糟糕,教书先生是一位落第秀才, 其学问只可混饭,绝无独到的见识。陈氏妈妈和万氏妈妈都怕这位先生误人子弟,耽误了周恩来的前程,便决定搬到另一所住宅去,单独请一位先生来教孩子读书。在新居里,周恩来的学业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尤其在历史和古汉语知识方面,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在此期间,万氏妈妈还常常带着周恩来去参加亲友的婚礼、丧事;过年过节请客摆席时,教他一些应酬答对的礼节;在家族间发生纠纷时,万氏妈妈经常带着周恩来去调解。这些活动增长了周恩来的见识,使他学会了许多办事的方法。在外祖父家生活的日子里,他勤奋地学习,书籍给他的生活带来了乐趣;他了解社会,认识生活, 向一切未知的领域不断地进取;他与同辈的孩子一起玩耍、游戏,留下了许多美好趣事的回忆。他度过了几年比较欢乐、充实的童年生活。

1907 年,周恩来的生活陡然发生了巨大的变故。随着家境日趋贫困,不得不靠借债度日。由于贫穷、愁苦和劳累,周恩来的生母患了胃癌,在这一年的春天离开了人世,年仅三十岁。外祖母为了维持官宦人家的面子,非要厚礼安葬不可,父亲只好借钱买了楠木棺材安葬了母亲。料理完丧事,家里已是债台高筑。父亲经人介绍,到湖北去谋事了。陈氏母亲为了解除心中的痛苦,也为了治病,便带着周恩来到自己的家乡宝应县住了两个月。在宝应, 陈氏母亲的病情不见好转,他们又回到了淮阴县城。在这期间,周恩来又经历了一件使他终生难忘的事情。一天放学回来,听家人讲,官府抓住了一个强盗,一会儿就要砍头。原来五六年前,这个强盗夜入富户抢劫,不料被官府护兵抓住,要押往县衙门问罪,强盗挣断缚绳,夺刀杀了护兵,逃走他乡。官府加以通缉,毫无结果。两日前,强盗在街上乞讨时被抓获,今天要砍头。周恩来随同家人一起来到街上观看,只见街头人声鼎沸。一会儿,刑车押到, 相貌凶恶的强盗被五花大绑地捆着。这时一个官员喊道:“护兵之儿在此吗?”“在。”随着一声回答,一个面容惨淡的矮小的十四五岁小孩从人群中挤了出来,原来这就是被强盗杀死的护兵的儿子。这时一种异常难过的感觉涌上了少年周恩来的心头,他挤在人群的前排,两目直视。一个捕头强迫强盗睁开眼睛,并对强盗说:“这就是你杀死的护兵之子,是你使他们一家陷于悲痛,你好好看一看。”强盗看到这个瘦弱的孩子,凶恶的面容上出现了不可言表的愧赧之色,他大喊道:“公子宽恕我,我和你父亲无冤无仇,

只因急于逃命,才失手杀了他,我有罪于你,我今天唯有一死来告慰你父地下之灵,我乐于去死。”听完强盗的话,护兵之子不发一语,号陶大哭,“哭甚哀”。这时刽子手们一拥而上,将强盗押赴刑场。观看的人群中不少人流下了眼泪。这时的周恩来再也控制不住感情,失声痛哭起来。七年之后,周恩来在《射阳忆旧》一文中专门记述了这件事情,他写道:“如此情况,为余幼年所未经。”“及今思之,犹如昨日。”“凡圆颅方趾,同为人者,皆有不可移之正义。有击于目,必动于心。”失去母亲的痛苦和严酷的社会现实,使少年周恩来心事重重,寡言少语,在生活的磨难中他开始走向成熟。

1908 年的夏天,周恩来又一次蒙受了巨大的打击。久病不起的嗣母陈氏终于被肺结核夺去了生命,死时年仅三十一岁。周恩来对陈氏怀有特别深厚的感情,抗战胜利后他在重庆对记者说道:“三十八年了,我没有回过家, 母亲墓前想来已白杨萧萧,而我却痛悔着亲恩未报!”①作为长子,在嗣母去世后,周恩来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他忍住心中的极度悲哀,亲自主持,为他最亲爱的嗣母办丧事。他提出,陈氏妈妈简便入殓,遗体运回淮安和小叔父合葬。秋冬之交,在萧瑟的西风中,十岁的周恩来,带着两个弟弟,扶着陈氏妈妈的灵柩,乘船返回了淮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