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简单注释有失原意的

诸葛亮《出师表》中,“先帝不以臣卑鄙”,本是一句自谦之词。有的古文读本注释为“先帝不把我看作是个卑贱下流之辈”;有的辅导材料译为“先帝不认为我是个粗俗的山野村夫”。乍看起来,似乎也可以说通,如细细揣摸,就感到译文与原文相差较大。

“卑”,段注《说文》云:“贱也”,辞海释为“位置低下”。《礼记·中庸》有言:“譬如登高必自卑”,《说文》段注引伸为“轻薄”,一般指“见识寡浅”。《曹刿论战》“肉食者鄙”,即有权势的人见识寡浅之意。“卑鄙”一词,在古汉语中,是指职位(或出身)的低微和见识的浅陋,故常用于自称的谦词。将“卑鄙”译成“粗俗”的“山野村夫”是不确切的;如果译成“卑贱下流”那就有侮辱之意,就更不恰当了,所以会出现上述译文, 一是简单的注释,二是忽视了历史地分析人物与文章。“先帝不以臣卑鄙” 译成现代汉语应当是:先帝不因我出身低微和见识浅薄而看不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