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审察具体语境,借肋语境猜读感悟

  1. 依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及其意义关系来推断。

如:“齐桓公饮酒醉,遗其冠,耻之,三日不朝。”其中“耻”原意是形容词,不能带宾语,此处后边加上了宾语,那么“耻”就是动词,意动用法“以⋯⋯为耻”。

再如:“因发仓困赐贫穷”其中“贫穷”该做何义?其原来为形容词, 不能做宾语,而此句却充当了宾语,定为形容词用作名词,意为“贫穷的人”。

  1. 依据文言文常用的修辞方法来推断。

如“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知“竭”为“尽”,就可推知“殚” 也是“尽”,因为对偶句中词义或相对或相近。

再如:“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周”为何义?仔细推敲一下,中“周”与“隙”形成对文,“隙”是“有漏洞”“不周到”之意,“周” 自然就是“周到”之义了。

又如:“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一句,其中“乞骸骨” 是什么意思呢?如果知道古人有些事情不便说明,常用委婉的手法,便可推知。“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即要求辞职。

  1. 借助字形推断词义。

如:“是以刀刃若新发硎”,其中“硎”形旁为“石”,当是“磨刀石” 之类。

  1. 依据上下文语句的逻辑关系或行文脉络来进行推断。

如:文中“三日不朝”的“朝”应是以下各项的哪一项呢?A:早上 B: 朝见。C:朝拜。D:治理朝政。由管仲的话可推知:“此非有国之耻也,公胡不雪之以政?”其后半句意为:“您为什么不用善策来雪耻呢?”因此“朝”应选 D。

  1. 依据语段或文章的中心也可推知。这就是所谓“词不离句,名不离篇”。

如:《孟子》中有“逢蒙学射于羿⋯⋯思天下惟羿为愈己,于是杀羿。孟子曰:‘是亦羿有罪焉’。公明仪曰:‘宜若无罪焉’。曰:‘薄乎云尔, 恶得无罪?’”其中“薄”是何义? A:稀少。B:不淳厚,不厚道。C:迫近。D:杂草丛生的地方。如果联系全文看便知应选 B。因为后文举例子:子濯孺子侵卫,卫使庚公之斯追之。后来得知庚公之斯学射于尹公之他时,便说吾生矣。何因?尹公之他心绪端正,那么他选徒弟也一定是端正的人啊! 由此便可推知前文指羿选了“不厚道”的人做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