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湘人

厌莺声到枕,花气动帘,醉魂愁梦相半。被惜余熏,带惊剩眼[1],几许伤春春晚。泪竹痕鲜[2],佩兰香老,湘天浓暖。记小江风月佳时,屡约非烟游伴[3]

须信鸾弦易断[4],奈云和再鼓,曲中人远[5]。认罗袜无踪,旧处弄波清浅。青翰棹舣[6],白苹洲畔,尽目临皋飞观。不解寄、一字相思,幸有归来双燕。

【注释】

[1] 带惊剩眼:比喻人消瘦得很快。眼,腰带上的扣眼。

[2] 泪竹:传说舜死于苍梧,其妃娥皇和女英思念不已,泪下沾行,悉成斑痕。故斑竹也称泪竹。

[3] 非烟:唐武公业之妾,姓步,这里借指像非烟般的情人。

[4] 鸾弦:后世称续娶为“续胶”或“续弦”。这里借指爱情。

[5] 云和:山名,以产琴瑟著称,因此也用来指代琴瑟琵琶等乐器。曲中,也作“曲终”。

[6] 青翰:船名。因船身有青色的鸟形刻饰,故称。舣(yǐ),船靠岸。

【译文】 宛转的莺啼声传到枕畔,鲜花的香气浮进帘间。这美妙的声音,这淡淡的香气,却只能令我心烦。因为我不是在醉中苦熬,就是在梦中萦缠。醉酒作梦各占去我时间的一半。鸳被上还有她熏的余香,令我非常爱怜。又惊骇为她瘦得太快,不断移动皮带的孔眼。连续多少次伤春,今年的春天又已迟晚。斑竹上湘妃的泪痕似乎未干,屈子曾佩过的幽兰香消翠减,湘地的天气湿润而又温暖。记得在清风明月的良辰,多次相约非烟似的美人,作为游赏玩乐的侣伴。应该相信鸾弦易断,任凭我再三演奏琴弦,乐曲终了,美人依然不见。她的踪迹无处可寻,昔日同游的地方,只有微风吹拂江面,江波清又浅。我登上岸边高高的楼观,终日里凝神眺看,有条画着青鸟的航船,停靠在白苹洲的岸边。她竟不知寄给我一句相思的语言,幸亏有双双飞来的归燕,多少能熨贴一下我的心田。

【赏析】 本词牌始见于贺铸词。从词牌曲名可见,作者写的是失恋后的相思。上片写触景生情,引起对昔日心中人的怀念。首句劈头一“厌”,莺声、花气原是大好春光,如今却触目惊心,连醉魂都不安静。“被惜”三句交代了原因,“厌”从“惜”来。再用“泪竹”典故相对,由湘天带出“小江”的回忆。虽然,两种经历不可类比,但在作者的感情里,痛失侣伴,无论是死别还是生离,都一样使人泪成斑竹。下片由情入景,抒发相思的苦情。首句反用“鸾弦”的典故写尽相思之深,更见痴情之绝。她走了,无人能取代感情上的位置。这里的“云和再鼓”也应是鸾弦再续的暗喻,但无奈的是最终“人远”。感情如此深笃,怪不得要把她视作步非烟了。“青翰”三句,承上片的“湘天”而来,说明人仍伫立江头,“临皋飞观”是在凭栏眺望。也是借助想像和幻觉,来寄托相思情的。这也是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强烈地反差更能抒情,所以通篇不着一“愁”字,而处处见愁。末句更令人怦然心动:正在怨恨她太绝情时,却见双燕飞来;照例触景生情,更添愁思几分,而作者却说“幸而”,似乎得到了一种暗示的、象征的情感上的满足,是强颜欢笑,是心中泣血的笑。抒情委婉细腻,含而不露,悲而不哀,谈之别有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