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

烟络横林,山沉远照,迤逦黄昏钟鼓[1]。烛映帘栊,蛩催机杼[2],共苦清秋风露。不眠思妇,齐应和、几声砧杵[3]。惊动天涯倦宦,骎骎岁华行暮[4]。当年酒狂自负,谓东君、以春相付。流浪征骖北道,客樯南浦,幽恨无人晤语[5]。赖明月曾知旧游处,好伴云来,还将梦去。

【注释】

[1] 迤逦(yǐ lǐ):曲折连绵。

[2] 蛩(qióng):蟋蟀。机杼(zhù):指织布机。

[3] 砧杵(zhēn chù):古代洗衣用具。砧,捣衣石;杵,槌棒。一般在河边洗涤。

[4] 骎骎(qīn qīn):马速行的样子。也可用来比喻时光飞逝。

[5] 骖(cān):一车驾三马。这里泛指马。浦,水溪,泛指送别处。晤语:面谈。

【译文】 横展的树林笼罩着烟雾,远山的夕阳正在冉冉沉没,断断续续地传来黄昏的钟鼓。烛光映照着窗户,蟋蟀哀鸣,宛如在催促人们赶快制作衣服。我们都怨恨这清秋的风露。不眠的那些思妇,正在忙忙碌碌,在风声虫声中,又送来声声砧杵。这声音惊动了我这漂泊天涯的倦客,这才发现又已经到了岁暮。当年我曾以酒狂自负,以为春神对我特别光顾,只是把三春的美景向我交付。想不到终年流浪四方,或乘马车奔波在北路,或乘征船离开南浦,满腔幽思也无人可以倾诉。只好仰赖明月,曾经知道我们交游相好的去处,可以陪伴着彩云来到这里,把我的梦魂带进美人的绣户。

【赏析】 这首词借悲秋怀人的笔墨,抒人世沧桑的落寞。贺铸年轻时自负才气,尚气近侠,有为国立功的崇高理想,但冷酷的现实却让他成了天涯倦客,怎不令人悲愤。上片写客居的所见所感。首三句写郊外黄昏,有声有色,但凄清而迷茫。“烛映”三句,由外入内,写秋夜不眠的愁苦。继而又借思妇的不眠和砧杵声烘托。一烘托夜的孤寂的凄清;二映衬自身沦落的悲凉,潜台词是自己的“思妇”呢?这一联想,便“惊动”自己,感慨岁月的无情。情随景随时序的变换而层层加深。下片追忆往事,抒发浪遍天涯、壮志成空的情怀,开头追忆当年,是顺录上片惊叹而来。结构跳脱而情意绵密。先写自己当年的盛气和壮志,次写多年的漂泊,无非从对比中抒不平的抑郁。“幽恨”一句中转。“赖明月”一句总结,是理想的失落与现实的企盼矛盾心绪的产物。但毕竟是浪漫主义的奇想,掩饰不了他内心的苦闷和悲凉。

全词写景笔墨不多,却能抓住特征,显其凄清悲凉,融情便一无矫饰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