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与《西游记》

连云港近郊的花果山,又名青峰顶,地处云台山之南云台,背依玉女峰, 世你“东海胜境”。山上既有名胜可探,又有幽境可录。若是阳春三月,“看红杏落花,绿丝映带,尤幽艳增媚。”(程学桓“云台诸山纪游”)入得山来,处处有景,景景有传说,遍地是神话!尤其是吴承恩撰写了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创造了花果山上那个“猢狲王国”和善于斗神戏佛、降妖伏魔的美猴王之后,花果山便与孙悟空一起名扬夭下!据地方志记载,吴承恩在创作《西游记》之前,常渡海到云台山游览,当他观赏到青峰顶的奇峰异石,洞天福地,满山鲜果,遍野花草、感到此地堪称人间仙境!此乃“猢狲王国”的天下——花果山也!于是,青峰顶便以“花果山”的美名流传至今。

《西游记》开章明义的一段描写便是印证:“东胜神州,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名山,唤为花果山”。

关于吴承恩写《西游记》的经过,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

吴承恩要在《西游记》中讲述孙悟空师兄弟保驾唐僧赴西天取经的故事

——美猴王和他的湖狲们都生活在一座“花果山”上,而吴承恩是淮安人氏, 老家有水无山,不知“花果山”为何物。于是乎他向好友——淮安知府陈文烛讨教“何处有此山”,知府告诉他,海州境内有座云台山,四环沧海,洞天福地,为海内四大灵山之一。各地去云台山朝山进香的善男信女不知其数。吴承恩听后大喜,便乘船沿着运盐河慕名来到云台山下——但见云台山四面环海,峰奇石怪,云锁雾绕,不愧为海上瀛洲。正如海州知府杨本骏所吟诵: “山如驾海海围山,山海奇观在此间,乘兴时来一登眺,恍疑身世出尘寰。” 吴承恩舍舟登岸,口吟杨诗,不觉攀上青峰顶,住进香火鼎盛的“三官庙”。一天,大雪纷飞,吴承恩站在殿门前欣赏雪景,突然眼前一亮,发现门前一片桃林,枝头上缀满了桃子。正在惊异不解时,迎面走来一位白发童颜的长者,他对吴说:“这是冬青桃,腊月可尝鲜!”吴承恩问:”这山上原来就长这种桃?老者答道:“不是。很久以前,这里荒无人烟,后来来了一对逃难的小夫妻,他们开荒种地,栽花植树,不到十年,荒山变成了花果山!这件事感动了王母娘娘!她派桃花仙子下凡,给小俩口送来两个蟠桃和九九八十一个仙桃核子。小夫妻吃了两个蟠桃,将核子种在门前,长出两棵蟠桃树; 又把 81 个仙桃核种在这块山地里,长出一片仙桃林。后来,小俩口成了仙, 跟着桃花仙子上天去了”!老人的讲述,激起了吴承恩极大的兴趣,脑海里蓦地出现了一个天上的蟠桃园。老人又领他游览了南天门、玉皇宫、老君堂、七十二洞、唐五坝、三元家庙和宰相府⋯⋯老人还告诉吴承恩,三官庙奉祀的三元大帝,父亲就是唐朝贞观年间状元陈光蕊。吴承恩心头一亮:玄奘的家世有了,时代背景也有了。最后,他们来到水帘洞前。老人说:“很早以前,这山洞紧靠海边,山上有只老猴精,带着群猴采果来到这里。一看这洞好怪,洞下海浪滔天,洞顶水帘飘落,煞是好看!老猴叫小猴进去看看,可谁也不敢。老猴呼啸一声窜了进去,睁眼一看,里面是个绝好的去处,真是个神仙的洞府”!吴承恩听到这里,不由得击节叫道:“有了!孙猴子的老家有了!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从此,吴承恩就住在三官庙里,一连写了三年,终于写成了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

有一天,吴承恩带着书案、笔砚、酒茶、《西游记》和另一部志怪小说

《禹鼎志》来到水帘洞,准备对这两部书稿作最后一次修改⋯⋯山上老猴精

带着一群小猴,听说吴承恩写了一部反映猴子生活的《西游记》,并把它们的大王写成了一个天上人间少有的英雄,个个高兴得手舞足蹈。它们攀树跳枝,嬉耍追逐,一齐涌到水帘洞口。看到吴承恩一边喝酒,一边改稿。当《西游记》校改完毕,吴承恩已喝得酩酊大醉。群猴高兴极了,为了让《西游记》独传天下,猴子们决定把《禹鼎志》和吴承恩的笔砚搬走扔掉。老猴精一声令下,众猴一齐冲进水帘洞,有的抱书稿,有的抢画屏,有的抓砚台,有的拿毛笔,有的端笔架,一阵风似地席卷而去。它们从南云台一气跑到北云台, 翻越七七四十九个山头。老猴精又一声令下,众猴一起把手里的东西扔向高山岛柳河。僻喇喇一声巨响,画屏落在海滩上,化作一座“锦绣山”;毛笔插在山湾里,化作一座“文笔峰”;笔架滚在山沟里,化作一块“笔架石”;

《禹鼎吉》搁在半山腰,化作巨石“万卷书”!从此,《禹鼎志》失传于世, 吴承恩的砚台呢?只因拿砚台的小猴贪玩偷懒,刚出水帘洞不远,就把它扔在花果山山腰的“八戒石”旁,变成了一块“仙砚石”。

神话和传说是人类智慧的折光!但吴承恩到过连云港花果山是有案可稽的。《西游记》中所涉及的许多景观,如水帘洞、七十二洞、南天门、玉皇宫、老君堂等,早在小说问世之前就存在于云台山上了。云台山上的自然景观也与小说中描述的花果山极其相首吴承恩直抒胸意的《古意》可作佐证:

“日出沧海东,精光射天地。俄然忽西掷,似是海神戏。” “余自尘世人,痴心小尘世。朝登众山顶,聊复饮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