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茶洗澡有规矩

扬州民俗有“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之说。皮即肚皮。皮包水,即吃茶。水包皮,即洗澡。

扬州吃茶的风俗起于何时,已不可考。但唐代文献即有记载。唐末毛文锡《茶谱》称扬州禅智寺茶园的茶“味甘如蒙顶”。宋代欧阳修在蜀冈建春贡亭,王禹偁因此作《茶园十二韵》。扬州八怪的代表作之一为《汪士慎煎茶图》。郑板桥曾为茶馆题联:“从来名士能品水,自古高僧爱斗茶。”

品水,即讲究泡茶所宜之水。扬州人泡茶多以山泉之水为最佳,而平山堂上“天下第五泉”之水为上上佳品。其次为天落水,再次为江河水。至于井水,那就等而下之,泡茶之水讲究“元泡”,而忌“停汤”。所谓元泡, 即刚刚烧开之水。所谓停汤,即隔宿之水。行家只需呷上一口,就知取自何处,用何燃料烧成之水。梅尧臣《平山堂题留》云:“陆羽井苔粘瓦缸,煎铛泻鼎声淙淙。”旧时扬州有人专挑江河之水出售,一角钱一担。

茶叶的学问更高深。扬州人喜用蜀冈上所产平山绿茶。平山绿茶有清香化积之功效。富春茶社又自制魁龙珠茶,乃扬州人饮茶之至品。此茶由三种茶叶合成。魁即魁针茶,味虽长而色欠佳。龙即龙井,色虽佳而不能久。珠即珠兰,气虽香而不能长。富春茶社将三者合窨,取魁针之味,龙井之色, 珠兰之香,制成新茶,则色、香、味俱全。此种茶叶为扬州专产,不见于《茶谱》《茶经》。它除用于冲泡外,又别有用途:扬州人订婚时,男方必向女方送茶礼下聘,意为“从一叶而终”。据说茶树不能随便移动,一移即枯。扬州俗谚云:“一个女儿不吃两家茶。”女方接受茶礼,即表示坚贞不移。另外,儿童入学喝杯清茶,叫“状元茶”。夏至前后,小儿家长向七家邻舍讨要茶叶,叫“七家茶”或“七巧茶”,服之可免疰夏之虑。长辈祝寿,晚辈要送茶叶,谓之“寿茶”。砌房上梁,则在梁上悬挂茶叶一袋,叫做“发茶”。

茶、水俱备,还得讲究煎饮之法。最佳者甩炭火,不徐不急。然后义分倒茶、冲茶、泡茶。倒茶:先把茶泡在大茶壶中,再倒入杯中分饮。冲茶: 先把茶泡在中小茶壶中,以其浓汁少少倾入杯中,再兑上开水稀释即饮。泡茶:杯中撮入茶叶,以开水冲泡。在茶馆里,茶博士左手执杯,右手执铫, 一低一高,相距 1 米,细水激流,上下三次,谓之“三点头”,既是借以向客人致敬,又是借三上三下的冲力冲开茶叶。茶具则喜用“三炮台”,即茶碗、茶盖、茶托三件为一套。魁龙珠茶经如是三点头,尤如一弘碧波,透出香气,饮之顿觉口舌生津,心荡神怡。多次羼泡,色、味不减。

在茶馆吃茶,“饮”、“食”并重。一般佐以干丝、肴蹄、点心、茶食。干丝为豆制品,极讲刀法,细如丝,匀如发,鲜嫩爽口。肴蹄学自镇江,色泽加红。点心讲究用酵,清鲜香醇,突出主料。其中,又以三丁大包、千层油糕、翡翠烧卖称为“三绝”,以富春三丁包、冶春蒸饺、共和春饺面称为“三特”。扬州茶食选料讲究,造型小巧,内馅各异,自成体系,为中国茶食九大帮式之一。常年有“小八件”,即:太师饼、眉公饼、小佛手、小苹果、一条线、菊花饼、黑麻、白麻。应时品种,又有春饼、夏糕、秋果、冬糖之说。如春有酒酿饼、杏仁酥、桃酥,夏有潮糕、水发糕、绿豆糕,秋有麻果、巧果、月饼,冬有浇切糖、花生糖、寸金糖。这些称为“四时茶食”。

扬州人吃茶,不仅是为了饱腹、消遣,也为了交际。在什么茶社、什么

堂口,聚什么茶客,谈何种交易,都有若干不成文的习惯。宾朋酬酢,江湖盘道,说事打合,提亲说媒,评事说理,艺人收徒,买卖成交,皆喜跑到茶馆。到中华园、静乐园、颐园的茶客,多为贸易、金融界人士。到月明轩、碧萝春的茶客,多是小商小贩。到龙海楼的,多是米商。到冶春的,多为文人墨客。富春茶社较大,不同堂口有不同用处,人们从而给各个堂口起上浑名。例如进大门左首第一个堂口的茶客多为遗老、士绅、盐商,人们便呼之为“乡贤祠”。里面有三间草房,四面临空,有个姓江的书生每天去品茶、读书,人们便呼之为“大成殿”。还有个堂口,每天有几个投闲置散、生活拮据的人去品茶聊天,以度时日,人们就呼之为“不了了斋”。富春茶社近已重建,每厅都取上各种现代的名字。

扬州市民邻里、亲戚、客商之间若遇矛盾,还有“吃讲茶”的习惯。冲突双方公请一位或几位社会贤达主持讲茶。到了茶馆,各以小茶壶泡茶,双方壶嘴相对。在贤达主持下,双方分别当众陈述纠纷始未,并允许各带亲朋作证或补充。虽然各执一词,但都轻言慢语。如有出言不逊,反遭人轻视。贤达极力劝和,如果双方同意让步,矛盾消解,就壶嘴相交,均付茶钱,谓之“吃和茶”。如果判个曲直,就由输方付茶钱,并燃火鞭一挂,以示陪礼道歉。偶尔也有人不服裁决,从而出现碟飞碗碎的场面,这称之为“绷场”。出现绷场也不必紧张。主持者会主动报请警方处理,输者不但要补缴茶钱, 而且要赔偿茶馆损失。吃讲茶者多喜到九如分座。九如分座在教场,故今日扬州人闹了矛盾,仍喜讲“到教场去评理”。

还有“书茶”、“唱茶”,即有人在茶馆里说书、说唱以助兴。扬州人吃茶,已形成一整套茶文化。

扬州人洗澡,也与其他地方各异其趣。文献记载,宋代即“浴池挂壶”。清乾隆时最为发达,市区有大浴室数百家。其中著名的有小蓬莱、白玉池、白沙泉、小山园、广陵涛等。座位有雅坐、客坐、通铺之分,浴池有大池、中池、娃娃池之别。人们一天劳碌下来,到浴池泡上个把时辰,血管苏张, 皮肤变柔,倦意全消。有助浴,擦背、楷身、按摩、修脚等全套服务。

《扬州画肪录》云:“茶香酒碧之余,侍者折枝按摩,各极豪侈。”惺奄居士《望江南》云:“扬州好,沐浴有跟池。扶掖随身人作杖,摹挲遍体客忘疲。香茗沁心脾”。

浴池同茶馆一样,也是一个交际场所。有朋自远方来,邀请到浴室,边沐浴边交谈。此时可坦诚见底,心心相照。如若不期在浴室遇到故旧,可主动为对方付浴资,这叫“会澡东”。(但若在理发店相遇,不管关系多熟, 除非自家人,概不可“会头东”)。国外及港台地区、南方地区的家庭浴室已普遍,公共浴室将消失。不少杨州佬千里迢迢赶回故乡,只为一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