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进香赶庙会

茅山,古名句曲山,又名地肺山,位于句容县东部。相传西汉景帝四年

(公元前 153 年),陕西咸阳的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来此隐居,修道炼丹,采药治病,济世救民。得道登仙后,被奉为茅山道教的祖师——三茅真君。后人不忘茅氏三兄弟的恩泽,故将句曲山更名为茅山。

茅山山势并不险峻,海拔多在 300~400 米之间,秀丽幽雅。因其远隔尘世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致,自古便为世人所仰慕。有三宫、五观、九峰、二十六洞、十九泉、二十八池美景,闻名遐迩,素有仙境之称。相传夏朝大禹治水,曾登茅山以朝群臣;秦始皇东巡会稽,曾来茅山埋白壁一对。其它文人墨客,慕名而来者络绎不绝。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皮日休、韩愈、李商隐、赵孟頫、范仲淹、王安石、于谦、汤显祖、康有为等。他们陶醉于山水道观之间,或吟诗作画,或题词赋文,留下了万口传颂、至今未已的诗文数百篇。唐朝诗人皮日休诗曰:“坛上古松疑度世,林间幽鸟恐成仙。不知何事迎新岁,乌纳裘中一觉眠。”将茅山世外桃源般的环境和作者超凡脱俗、飘渺欲仙的心情,描写得淋漓尽致。

提起茅山,人们就会想到道教。传说早在上古轩辕黄帝玄孙高辛氏时, 就有修道之士来茅山,足见茅山道教渊源流长。相传开茅山道教之先河的是茅氏三兄弟。他们当年修炼的三座山峰,被称为大茅峰、中茅峰、小茅峰。茅氏之后,历朝各代皆有人来此修炼。其中以东晋的葛洪和南朝齐梁时期的陶弘景最为著名。葛洪字稚川, 自号抱朴子,句容人。我国古代著名的道教理论家、医学家、炼丹术家,著有《抱朴子》内外篇,曾在茅山隐居,从事炼丹和医学研究活动。茅山的抱朴峰和山麓的葛仙井,就是纪念他的。陶弘景字通明, 自号华阳隐士,在齐时官拜左卫殿中将军。入梁后,隐居茅山不仕, 潜心修炼,创立了道教的茅山派。梁武帝每有大事,必遣人人山向他谘询,人称“山中宰相”。

茅山气候温暖、湿润,有利于植物生长,是野生中药材的宝库。

自古以来,茅山中药材就闻名天下。明代著名医药家李时珍,曾来茅山采撷、考察中草药,收入《本草纲目》中与茅山有关的中药材, 多达 380 余种。茅山出产的苍术,又名茅术,十分名贵。煎熬后“味重金浆,芳逾玉液”,具有健脾燥湿,祛风避秽的功效,是主治胸腹胀满,足膝瘘软等症的良药,历来被作为贡品。上好的茅术切开后, 内部含有红色的朱砂,为古代方士道人制药炼丹的重要原料。茅山之所以为道家所青睐,恐怕与盛产中药材大有关系。

作为东南道教中心的茅山道院,在道教“十大洞天”中位尊第八。原先规模宏大,山前岭后,道院林立,盛极一时。后几经沧桑,屡有兴废。如今规模较大的宫院,只有敕建元符万宁宫和敕赐九霄万福宫两处。

敕建元符万宁宫位于离大茅峰不远的积金峰下,俗名印宫。原先这里道院最多,建筑最为壮观宏伟。旧时风俗,每年春天香讯时节,各地香客携黄布袋或黄布入宫,纳大洋一角,请道士盖上御赐玉印,以求辟邪治病,拔除不祥。据说当时前来打印的人,踵趾相接,舳舻相继。如今,此地只剩两座宫殿和一座道院。宫前有一石台,名曰三天门万寿台,墙上镌刻“第八洞天第一福地”八个大字。香客蒙眼或闭目去摸壁上的“福”字,据说摸到者大吉大利,为有福之人。闻名遐迩的华阳洞,也在积金峰附近。此洞为茅山最

大的石灰岩溶洞,传说汉代三茅真君就是在洞里修炼得道的。唐代诗人韩愈诗曰:“想君直入华阳洞,割取乘龙左耳来。”清代康熙皇帝南巡,曾御书“华阳洞天”四字。

沿印宫前的盘山公路上行数公里,便是海拔 330 米的大茅峰顶。敕赐九霄万福宫(亦你顶宫),就是坐落在此。早在汉代,这里就已建石坛、石屋, 供祀三茅真君石像。南朝齐梁时,改为殿宇。明朝万历二十六年(公元 1598 年),敕改九霄万福宫,内有 6 个道院,200 余间房屋。由于历代屡遭毁坏, 仅存太元宝殿、灵官殿门额等建筑。 80 年代开始重修,现已修复灵官殿、藏经楼等多座建筑,成为茅山规模最大最有影响的道教建筑群。

太元宝殿是九霄万福宫的主殿,雄踞峰顶,专门供祀三茅真君祖师,是进香者祭拜斋醮的地方。旧时香客游人到此,多在三茅真君塑像前敬香跪拜, 求签打卦,以卜凶吉。殿后的三天门石坛和飞升台,据说是当年茅盈“升天” 之处,也是昔日道士“拜符上表”的地方。坊北是沿悬崖峭壁修建的楼台亭阁,古色古香,错落有致。游人可登阁小憩,一面品尝着茅麓的香茗,一面举目远眺,整个茅山一览无遗。宋代政治家、诗人王安石当年登上大茅峰后, 作诗一首,曰:“一峰高出众峰颠,疑隔尘沙路几干。俯视烟云来不及,仰攀萝莺去无前。”这大概也是每一个登临者心境的写照吧。

茅山的香火十分旺盛。一年一度的茅山香会,是江南最大的香会。每年农历正月十五至三月十八,远近数百里的进香还愿者,从四面八方涌向茅山。他们一般先到天王庙拜过天王,再到山下的南镇街(今茅山镇)崇禧宫烧头炷香,然后上山。有些还愿者烧拜香,一步一跪,一行一拜至敕建元符万宁宫。打一打玉印,摸一摸“福”字,或用铜钱在“福”字上磨一磨,以沾福泽,求大吉大利。单为打印而来的叫“烧清香”,另有打醮的香客,由香头组织,成群结队,抬着木龛神像,敲着锣鼓饶钹,扛旗打伞,喧噪而来。山上山下,熙熙攘攘,人声噪杂,热闹非凡。宫院道观,香火缭绕,求签打卦者,络绎不绝。更有甚者,为抢烧头香,在除夕之夜就上山叩门。

茅山不仅是道教圣地,也是著名的抗日根据地。1938 年,陈毅、粟裕率新四军先遣支队和一、二支队东进抗日,创建了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敌后抗日根据地,这是毛泽东在《抗日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列举的全国六大山地抗日根据地之一。1985 年 9 月,在茅山脚下的南镇街,建成了新四军茅山抗日斗争历史陈列馆,供游人参观游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