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鹞子漫天悠

每年的正月半过后,南通地区的农村中便要开始放风筝了。

放风筝,是南通地区广为流传的民间娱乐活动,起源很早,相传与两汉时期的韩信、张良有关。一则在当地流传很久的故事说:韩信与张良制作了一只铁鹞子(当地俗称风筝为“鹞子”),大且坚实,用铁索放飞,上面还能乘人。一次,张良乘坐铁鹞,从通州(南通古称)江边十万步荡(地名), 一直飞到杭州西湖边,那里是张良的故乡。张良在天上看到地面上有两位美女在芝麻田里割草,便唱起一首调情的山歌:

“耕芝麻,削芝麻,芝麻田里两朵花。

哪个陪我张良眠一夜,保你上穿绫罗下穿纱。” 其中一个女子应声歌道: “耕芝麻,削芝麻,芝麻田里两朵花。

我娘陪你张良眠过多少夜,也不曾上穿绫罗下穿纱。”

原来,田里削草的不是别人,却是他的结发妻子和他的亲生女儿。张良出外多年,不通音信,母女俩已很生气,现在又见他如此轻薄,更加来火, 便也用山歌奚落了他一顿。谁料张良听到山歌后,又羞又急,身子一晃,从铁鹞上掉下来摔死在西湖里。直到现在,南通地区的老人们在谈及风筝的起源时,总要提到这个故事,提到张良、韩信这两个人。

有着悠久历史的南通风筝,到清代时,已与北京、天津、潍坊等地出品的风筝齐名,而称誉全国了。据乾隆年间的州志记载:“风鸢,自草、虫、鱼、鸟、舟船至于仙佛,无巧不备,大者数丈,软翅者能一排九雁、十三雁, 春天竞发,他邑所无。”具有地方特色的南通风筝,不仅是儿童们的玩具, 也是大人们的玩具。

放风筝最初是以实用为目地的;后转化为民俗活动,意在消灾祈福;明清以后才逐渐成为民间的娱乐活动。南通风筝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造型风筝,形式繁多,有雁、鹰、蝴蝶、仙鹤、猫头鹰、金鱼、凤凰、蜈蚣等。其特点为结构精巧、色彩明快、应物象形。这些风筝;多出自“扎库匠(指民间从事彩扎绘事的民间艺人)”之手。有一位叫石紫寿的艺人,其创作活动是在清末到民国初年这段时间内进行的,他早年习彩扎,后来专门制作各种造型灯和风筝。他的作品在市面上不易买到,多半被订购到外地去了,即使有卖的,售价也要略高于其他艺人的作品。他扎制的老鹰风筝,只要在鹰嘴上牵一根绳子便能上天盘旋,使观者真假难辩。

另一类是大型风筝,最常见的有“六角”、“八角”、大蝴蝶、大金鱼、蜈蚣等等。六角、八角风筝由于其造型像一块板,故又叫“板鹞”。这种风筝一般长六尺、八尺,大者有一丈二尺的,系用细竹竿和布扎制而成,骨架材料的选择及扎制的工艺要求非常高,一只八尺的板鹞,加上装饰物,总重量只有 18 斤左右。以六角风筝为基础发展变化而成的“串连星”,风筝,如“七串连星”、“九串连星”、“十九串连星”等,就是用 7 只、9 只、19 只大小相同的风筝组合而成的,最多可以由 96 只风筝进行组合,工艺的要求更高。板鹞风筝的图案多为工笔重彩绘成,内容有“八仙”、“凤戏牡丹”、“三国故事”等,喜用红、黑、青、紫色,以造成强烈的对比,这类图案多出自库匠之手。

板鹞风筝上还布满了大小不一的哨子,多者达数千,哨子的材料有粟壳、

桂圆壳、白果壳、鹅毛管、葫芦、竹子等。一般以葫芦哨和竹哨为多。葫芦哨又叫“嗡声”、“嘚子”,在同一只风筝上,“嘚子”总是略小于“嗡声”, 通常是一只“嗡声”配上两只“嘚子”为一组,作为低音组配置在风筝上。最大的“嗡声”有笆斗那么大,可盛放四五十斤米,左右的“嘚子”也比腰鼓大出许多。天然的葫芦长大很不容易,所以“嗡声”越大越珍贵。解放前, 如皋曾有两个地主为一个名叫“黑叫驴”的嗡声大打出手。后来得到“黑叫驴”的地主拿出 40 担米来才平息了这场风波。竹哨则采用如东县的“潮桥口”,这种哨口份量轻,音量大,音色纯,品种全。制作时,选上好的青竹据成一段段的,将竹肉掏削出,直到手能捏动而又不裂为止,然后将用硬木削成的“口”用松香粘上。可以单只使用,也可以两只、三只配成一组,大小齐全。

板鹞的放飞要有好风。在天风很好时,便可以放飞。届时,由几十名年青力壮、腿脚灵活的小伙子,逆着风向,间隔四五丈远排一个人,在有经验的老者指挥下,拉第一把的人使劲猛跑,把风筝拉到杨树顶高,力气已几乎用尽,赶快脱手;拉第二把的人接着奋力奔跑把风筝拉到三四层楼高,然后是第三、四把⋯⋯直到把百十丈胳膊粗的麻绳放完。这时,风筝得着了强大的天风,两条草绳编成的尾巴像剪刀一样伸得笔直,一动不动,上千只葫芦、竹哨迎风发出雄浑和谐的声音。这时,人们便将麻绳系在大树上,在树下摆上宴席,一边喝酒,一边欣赏着大板鹞的雄姿和一阵阵的葫芦、竹哨的音乐, 尽情地欢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