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王府邸与古盘

常州局前街中殿,坐落着一栋灰瓦黄墙环绕的古建筑,这就是常州近代史上有名的太平天国护王陈坤书的王府遗址。

陈坤书生年不详,广西桂平县人。 1851 年 1 月参加了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金田起义,是首义的元老之一。在十余年的战斗生涯中,他南征北战, 屡建战功,先后任殿前功曹副侍卫、殿后军主将等职,晋爵求天义,被誉为忠王李秀成麾下第一骁将。1862 年春,由苏州移驻常州,晋封“殿前礼部副春僚顶天扶朝纲护王悦千岁”。因战斗负伤眇一目,人称“瞎护王”。驻常州期间,他改原清阳湖县衙为护王府,作为起居府邸和镇守常州的指挥中心。

1863 年底,李鸿章淮军伙同戈登“常胜军”包围了常州。护王陈坤书本可率部下弃城而走,但为屏藩首都天京,他决定据城固守,与常州共存亡。敌军凭借洋枪洋炮和优势兵力,向城内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猛烈进攻。但都在太平军将士面前败北,不是丢盔弃甲,就是损兵折将,死伤惨重。在敌人的围攻下,护王陈坤书率太平军将士坚守孤城达 5 个月之久。连李鸿章也不得

不承认常州太平军“舍命坚守,凶悍实所罕见”。 1864 年 5 月 11 日,敌人的重炮将城墙轰开数处缺口,太平军将士在护王率领下,与蜂涌而至的敌人展开了英勇的肉搏。后因寡不敌众,退守城内护王府,“犹扎石卡以枪炮对击”,做最后抵抗。在血战中,护王不幸受伤被俘,被押至李鸿章面前。他大义凛然,威武不屈,怒斥李鸿章说:“要不是戈登及其军队协助你作战, 你决不可能从我手中夺去常州。”并慷慨陈词,断然拒绝了劝降,说:“我欲保守常州,以为金陵犄角,奈事不成,祗有尽忠!”表现出农民起义军领袖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崇高气节。

无情的战火毁掉了护王府的大部分建筑,如今步入黄墙衬托的石库大门,穿过花草芬芳的庭院,迈进水磨砖雕的二门,里面便是劫后幸存的护王府遗址——回形转马楼。这是当年王府的内宅,在其木结构上,太平天国匠人雕刻的装饰图案,依然清晰可见。有展翅翘尾足踏博古的单凤;有在楼台亭阁之上比翼双飞的凤凰;有活泼可爱的松鼠葡萄、蚱蜢鱼兔;有充满乡土气息的扁豆、葫芦、瓜果、蔬菜⋯⋯。刀工粗犷,图案优美自然,反映了主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憧憬,体现了太平天国具有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楼内展示的《常州太平天国历史陈列》,分为“揭竿而起”、“乘胜进军”、“巩固政权”、“浴血常州”和“永垂千秋”5 个部分。展出的那一件件锈迹斑斑的刀矛剑戟,那一面面大小不一沾满烟尘的战旗,那一张张布满历史旧痕的文契布告,仿佛把人们带回 130 年前的太平天国时代,农军将士们嘶杀呐喊之声又隐约回荡在耳畔。楼厅正中有陈坤书的半身塑像,身着战袍,头缠黄中,手执钢刀,威风凛凛,十分引人注目。只见他怒目横视, 右臂袒露,健壮的身躯与胸前的城堞仿佛融为一体,在敌人的面前筑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血肉长城,眉宇间迸发出来的那股威武不屈的正气,令敌人胆寒,令游人肃然起敬。

这座太平天国王府,与堪称国宝的西周青铜器“虢季子白盘”还有一段不解之缘。

虢季子白盘与散氏盘、毛公鼎一向被誉为我国西周的三大青铜器,而制作之精良与体量之大,则以虢季子白盘为最。该盘相传为清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宝鸡虢川司,常州人徐燮钧时在陕西郿县任县令,购得此盘携带回常州

故里。太平天国时期,流入护王陈坤书手中,被作为护王府的镇府之宝。常州失陷后,淮军将领刘铭传住在护王府遗址内。一天夜晚,他隐约听到府中有铿铿悦耳的金属撞击声,寻声而去,发现是战马笼头铁环与“马槽”碰撞发出的声音。便将“马槽”清洗干净,才知是个古铜盆。只见盘高 1.2 尺,

长 3.9 尺,宽 2.4 尺,围 12 尺,中空,腹深 1.1 尺,重约 470 余斤。外观古朴别致,有曲尺形脚四只。外面四壁各有两兽首耳衔环,并布满云状花纹, 斑斓美观。盘内底部镌有籀文(大篆)共 110 个字。刘铭传见此盘非同一般, 估计是件国宝,忙叫人“三熏三沐”,送回安徽老家——肥西刘老圩。后经行家考证,方知此盘是公元前 816 年时,虢国诸侯小儿子名叫白的人,奉周宣王命讨伐北方少数民族猃狁,获胜之后特制而成,用以敬献周宣王的,故称为”虢季子白盘”。刘铭传欣喜若狂,即在刘老圩内专建一盘亭,以陈置宝盘,并作《盘亭小录》记述此事。

但”福兮祸所伏”.自从刘老圩有了宝盘,风波迭起,没有一日安宁。从晚清至解放前的近百年间,觊觎此盘者不乏其人,致使刘家后人饱受磨难, 刘老圩甚至被掘地三尺,刘铭传四世孙刘肃被迫离家出走,远避他乡。

新中国成立后,深埋地下一丈多深的宝盘,终于重见天日。1950 年 1 月, 刘肃亲自将宝盘护送到北京,献给国家。郭沫若先生设宴招待,并即席亲笔题诗一首相赠。诗曰:“虢季献公家,归诸天下有。独乐易众乐,宝传永不朽。”宝盘历经沧桑,饱受磨难之后,终于有了归宿,收藏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供人们观赏。而刘铭传常州获宝这段佳话,使护王府遗址披上了一层古老而迷人的色彩,引人发思古之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