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傩遗存僮子戏

在南通市郊和周围的一些乡镇中,时常传出有时娓婉悠扬、有时悲切苍凉、有时高亢粗犷的喝腔,这就是深为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南通地方剧种—

—僮子戏。

南通旧时称胡逗州、通州,主要居民是来自全国各地流放的犯人及内地流落到这儿谋生的游民。他们大多以煮盐为业。由于各地来的人杂居,并且长期与外界隔绝,使得特色各异的风俗、民情相互交隔。经过长期的独立发展,逐步形成了很独特的地方文化, 产生了古巫觋的一个分支——南通僮子。

关于渊源流长的僮子戏,还流传着许多美妙的故事。

相传在唐贞观年间,有五个举人进京赶考,不料误了考期,而且回家的盘缠用尽,只得流落京城。在困境中他们结为异姓兄弟, 为了谋生,便用家乡的僮子调编成歌曲,靠卖艺度日。一天,在皇宫外卖唱,歌声传到宫内, 被唐太宗李世民听到了。当时唐太宗正与龙虎山张天师为划分地界闹矛盾, 便心生一计,召五人进宫。太宗对他们说:我在金銮殿上挖个坑,将你们藏在里面,你们听到我摔酒杯就唱歌,听到我跺脚就停止。一切安排妥当后, 唐太宗将张天师召进宫,与他一起饮酒,席间唐太宗突然酒杯掉在地上,藏在坑内的五个举人听到这声音,立刻就唱了起来。过了一会儿,唐太宗一跺脚,歌声顿时消失。唐太宗脸色大变,责问张天师,是否是他把妖精带入皇宫,要他立刻作法,杀掉妖精。张天师明知唐太宗戏弄他,便用照妖镜一照, 说:“这不是妖精,而是五个举人在为陛下歌唱。”唐太宗见被揭了老底, 更是不悦道:“朕乃金口玉言,朕说是妖精就是妖精,今天一定要你将妖精杀掉。”无奈,张天师口念真言,用宝剑杀掉了五个举人。张天师走后,五个举人冤魂不散,紧紧追随张天师。张夭师对他们说:“冤有头,债有主, 我也是迫于无奈,是李世民要我干的。我赠你们每人一件宝贝,你们去找他算帐去吧!”五鬼得了宝物,大闹皇宫。结果“东宫拿住曹皇后,西宫娘娘不安康,三宫六院都有难,缺人煎茶送药汤”。而且奇怪的是得病的全是妇女。唐太宗自知理亏,无奈就敕封他们为五路神,“洪门而进”。结果五个鬼将“洪门”二字,误听为“逢门”,于是到处游荡,撒瘟播灾。天上玉皇大帝得知此事,便派三女儿下凡。这三仙女头戴黄元折盔,腰束九宫八卦裙, 手拿一把九连环刀四处挥舞,所挥之处瘟灾立刻消除,一切太平无事了。唐太宗盛情挽留三仙女,然而三仙女不应,匆匆飞天而去。但留下头巾、彩裙与九连环刀。此后,宫中一有人生病,唐太宗就找一孩童戴上头巾,穿上花裙,舞九连环刀,嘴里哼哼唱唱,果然疾病全消。

另有一说,唐太宗魂游地府,崔判官为他添了阳寿。唐太宗还魂时许下大愿:一许西天取经,二许地府进瓜,三许阳元胜会,三界投表请神。太宗还阳以后,地府为追讨他的愿心,阴差五鬼闹皇宫。唐太宗无奈,张榜召人祛鬼逐神。一个老太婆领着八九岁的孙子揭榜见驾,老太婆边唱念,边用神刀驱鬼。孙子年幼,不会唱念,便在旁敲锣打鼓,结果宫中果然太平。唐太宗便敕封他俩为“洪山堂”,其孙为“僮子”,主宰坛门,称觋教。老太婆的“束裙子扎包巾”也相沿成习流传下来。

因此,在南通民间有种说法认为,僮子是专门给人看病消灾的。在农村有一个习惯,若家中有人受风寒、遭惊吓、头昏,或是嗜睡昏迷,胡言乱语,

就要请个僮子来叫魂,手上敲着锣鼓,嘴里念唱,一旦病人病情好转,就举行仪式酬神。这种活动以规模大小划分为:“化蓝门”、“度关纸”、“小串堂”、“三表三圣”、“三表五圣”、“五表七圣”、七表九圣”、“九表十三圣”多种。

南通僮子活动,在明初一度遭官禁,直至明末再度复兴。到清朝不仅很活跃,而且其范围从乡村扩展到市镇。

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僮子的演唱越来越生活化、社会化、艺术化。建国后,在人民政府引导下,僮子戏发挥了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的作用。为了枪救挖掘这一民间文艺形式,有关方面组织著名僮子艺人开会研讨,使之与现代剧逐步并轨,并上演了一幕幕现代剧。由于僮子戏粗犷的声腔,纯朴的方言,加以锣鼓伴奏的演唱,通俗易懂的唱词和家喻户晓的内容,使它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僮子剧团也改变成通剧团。 1977 年,南通市文化馆组建了通剧演出队,改编、创作了一些戏,受到城乡观众的欢迎。随之,通剧团队也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