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戴村妇女服饰

前戴村妇女服饰 - 图1被称为“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苏州地区,素以讲究衣着著称。其吴县前戴村妇女以梳 头,扎包头巾,穿拼接衫裤,束前戴村妇女服饰 - 图2 裙,裹卷膀,

着绣花鞋为其主要服饰。她们世代承传,相沿成习,颇具显著的江南水乡特色。

前戴村妇女的服饰随季节、年龄和礼仪需要的不同而变化显著。

春秋季妇女服饰特点大致是:贴身穿短衫,多用月白布或白布缝制,内着肚兜。穿在外面的称“加衫”即罩衫,均为大襟。青年妇女的加衫多用花布,中年的多用深浅士林布,一般是接衫,用两种花色布拼接缝制。色彩对比鲜明,很是美观。裤子多用蓝地白印花布或白地蓝印花布,裤裆用蓝或黑色士林布拼接,直到裤脚,脚管较小,里面用花布或浅色布贴边。

腰部的装束最具特色,分三个组成部分:前戴村妇女服饰 - 图3 裙、前戴村妇女服饰 - 图4 腰头和穿腰。裙束在加衫外面,一般是两幅布前后叠压做成,两侧多折裥,用丝线绣

裥。裙的周边用浅色布或花布在正面滚边,背面贴边,可以两面穿着。系

前戴村妇女服饰 - 图5前戴村妇女服饰 - 图6 裙的腰带很长,在腰间绕一周后,至腰部挽结。 腰头用两种颜色的布分三块拼成,两边用纽扣与穿腰相联接。它是束在 裙外面的围裙。穿腰是与前戴村妇女服饰 - 图7 腰头相联的腰带,上绣各种图案花纹,是服饰中的重要装饰物。

小腿裹“卷膀”,上下用带扎紧,似绑腿。

脚穿“扳趾头”或“猪拱头”鞋,其上多绣花。前者形制如木船,故又称船形绣花鞋。鞋帮是两爿合成,合缝处用花线锁结、锁梁。

夏季衣服质料以棉布和夏布为主,都穿肚兜,中青年用花布做,用红绒线和银链条将肚兜系在颈上,垂于胸前。气候炎热时在家劳动休息和纳凉, 上身只穿肚兜。

前戴村女子结婚时的服饰又是另一番风韵: 新娘在新婚期间,有三套必须穿着的服装。

第一套。棉袄,夹裤,俗称“贴肉棉袄夹裤”,是男方迎亲时送给新娘穿的。新娘头扎黑绸面绒布里的“大兜”,正中镶宝石,两侧镶银饰件。上身穿翠兰绸大襟棉袄或夹袄,下身穿蓝绸夹裤,腰缠黑绸长裙和杏黄绸汗巾, 也有用水红、粉红绸汗巾的。小腿裹织锦缎夹卷膀,足穿桔黄色纱袜,着扳趾头绣鞋。

第二套。行婚礼时的服装,通常是和花轿一起租来,仅在轿内和行礼时穿戴,主要是一副珠冠和粉红色绣凤穿牡丹纹样的花衣、花裙。

第三套。婚后日常劳动时穿的衣服,全用士布缝制。包头巾和加衫都用靛青色上布。下身着白印花土布裤,裤裆不拼接。腰束靛青色土布长前戴村妇女服饰 - 图8 裙.

折裥简单,不绣花,不用穿腰。小腿裹桃红色土布卷胯,穿蓝印化土布袜, 着扳趾头绣花鞋。浑身颜色深沉,式样简朴。这与众不同的妆扮,让人一望便知是新婚妇女。

前戴村妇女的服饰既保护身体,以利于生活和劳动;又注重美观,以展示水乡女生的人体美和服饰美。虽经长期发展并不断地变化与更新,但仍保持当地女性的习俗和风格。黑格尔曾指出:“美的生命在于显现,”(《美学》第 1 卷第 7 页)前戴村的历代妇女就是为了“俏丽”,在“显”字上做足了文章!她们精心利用服饰上的有限空间,巧妙地运用色彩对比,采取衬

托、烘托、交错等手法,使原来单一的服饰色彩,一变为深中间淡,淡里有俏,俏中有艳,既别致又美丽。特别令人惊叹的是“白色”的运甲。“白” 是极其雅洁的色彩,前戴妇女把它用在衣服的领子、胸襟和袖子上,与兰士林布拼接起来之后,兰青之中的洁白,顿显鲜明而俏丽。此时的白色,虽是无色却有色,真是既“显”且“俏”,别具一格。黑色包头巾上白色、月白色、淡绿和粉红色等系带的自然飘落,以黑衬淡。以白破黑,使其色沉而不闷,且变化有致。用青士林布的前戴村妇女服饰 - 图9 裙和前戴村妇女服饰 - 图10 腰头,来烘托出穿腰、花布飘

带、彩色绒线带及绒穗的鲜艳俏丽。那穿腰和系带不仅束紧衣衫,显示出人体的曲线美,而且它们在人腰后边的横与竖的并错变化,也增添了服饰上的线条美,使前戴村的妇女更加婀娜多姿了。

前戴村妇女服饰上的刺绣和滚边,既体现了水乡妇女的心灵手巧,又寄托了她们对于美好生活的理解与向往。

包头巾的花绣在拼角上,多为花卉图案,有海棠、梅花、八结等纹样。吐兜的绣花在胸颈部滚的宽边上,亦为海棠、梅花等花卉。前戴村妇女服饰 - 图11 裙,在

腰间折裥上缉绣顺风吊桅子裥。

穿腰,一般绣八结、寿字、藕、鱼等吉祥图案和花卉纹样。

前戴村妇女,在自己的服饰上以“显”和“俏”来美化自身,在大自然中显示出中国妇女的“东方美”和创造力!前戴村地处江南水乡,妇女们在一望无际的平畴田野中辛勤劳作,在蓝天、绿水之间, 抑或在碧绿、金黄的稻田里,那兰青、月白、桃红的服饰妆扮,鲜明地显现出与大自然不同的异彩来,并映衬出人在大自然中俏丽的倩影。诗人们曾以“万绿丛中一点红” 来形容自然界各种颜色互衬、对比之美,而前戴村的女子在田间、水乡劳动, 远远望去,伊然是一幅“纤纤巧手织锦绣,万绿丛中一点红”的画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