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盐民盐风俗

中国是世界上产盐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相传在原始公社的神农时代,在今天的山东、江苏沿海一带,夙沙氏就煮海水为盐,江苏北部的盐城, 就是因为产盐多而得名。现在盐城的产盐区,属淮北盐场。淮北盐场和淮南盐场并称为两淮盐场,是我国历史悠久、最负盛名的四大海盐产区之一。淮北盐场位于中国的脐部,跨越连云港、盐城两市的赣榆、云台、灌云、响水、滨海、射阳六县区,盐田星罗棋布,盐河纵横交错。

盐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和国家的可靠税源。自唐宋以来,盐课就是举足轻重的财政收入。因此,历代统治者依靠盐的专卖来剥削以煮盐为生的盐民。盐民的劳动负荷非常沉重,生活相当贫困,一直到解放前,延续千年而无改观。1934 年,南京的一位学者去淮北盐区对盐民的生活进行考察后,曾写道“制盐之灶民,大抵只有茅屋一间,弯不盈身,一家老小困坐其中,丰岁食玉米,歉年以盐蒿充饥。”解放以后,国家组建了国营盐场,昔日的盐民成了盐场的工人;生活有了保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盐场工人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们成立了盐业公可,内引外联,走规模化生产的道路。盐场为盐工兴建了大量的住宅,以及文化、教育、医疗等设施。

在过去悠久的制盐历史中,盐民们都是靠天吃饭,靠海晒盐。因此,在盐民中长期形成并流传着特殊的风俗民情。影响较大的有盐婆生日、敬龙王、晒盐日、晒龙盐等。

盐婆生日。当地盐民以农历正月初六为盐神婆婆的生日。盐民认为盐是盐神婆婆恩赐的。所以,这天也是盐的生日。盐民们对这一天十分看重,要处处图吉利,祈求盐神婆婆高兴,保佑全年的天气好,盐有个好收成。为了盐婆生日,盐民们宁可少吃几顿,也要在年前就备好香烛纸马,到正月初六的清晨,家长要带领全家能上滩干活的人,到滩头或风车头放鞭炮,烧纸磕头。烧纸名叫“烧盐婆纸”又叫“烧滩头纸”,要边烧纸边祷告:请盐婆显灵开恩,保佑今年产盐多,盐粒大,盐花白。然后所有的盐民都要手持锹锨等工具到滩上动动手,干点活:或转转风车,戽几斗土;或挖几锹泥,动一动盐席,做象征性的开工。

敬龙王。盐民们对海龙王很尊崇,认为潮涨潮落以及海水的含盐量都是龙王爷所决定的。过去盐民全靠“拿潮”晒盐,“拿潮”就是海水涨潮时, 将海水引入盐池,赖以晒盐。因此,每年正月十五,家家都要到龙王庙磕头烧香。没有龙王庙的地方,盐民们就在海边面向大海烧纸磕头敬龙王,俗叫“烧龙王纸”。盐民们边烧纸边祈祷,求龙王多行好事,多送好水,多晒盐, 晒好盐。

晒盐日。盐民晒盐扫盐,有“一年捆两季”之说,即一年产两季盐。从农历三月三到夏至,有“小满膘头足,六月晒火谷,夏至水门开,水斗挂起来”的谚语。意思是小满前后是产盐的最好季节,所产的盐色白粒大,俗叫“膘水足”。农历六月中旬晒的盐,品质较差,像炒后的谷子一样,故称“火谷”。夏至后,雨季来临,不能晒盐了,取卤用的水斗就挂起来不用了。下半年晒盐从七月半开始,到十月初一结束。有“七月半定水头,八月半定太平”;“八月卤水贵,九月菊花盐,十月盐归土”的谚语。意恩是从农历七月半开始,雨季就结束了,盐场进入了秋旱季节,可以晒盐了。一般农历八月是晒盐的大好季节。九月的盐如菊花一样,表面好看,实则杂质较多,入

口苦涩。到了十月盐就入士里不出来了,这时若晒盐,容易生硝,失去盐的实用价值。因此,十月以后,盐民光制卤,不晒盐。在盐民的传统风俗中特别重视全年的第一次开晒。“三月三开晒”已成定规,就是下雨、刮大风, 不能晒盐了,也要到滩上动动手,表示今年按时开晒晒龙盐。传说农历六月初六是龙王爷的生日,这天晒的盐被称之为“龙王老爷生日盐”,俗叫“龙盐”。据说用这天晒出的盐腋腥不臭、腌菜不苦、做汤味鲜。一般盐民都要保留一些“龙盐”,珍藏起来,除自用外,还作为礼品馈赠亲友。

盐民的盐风俗还有很多,这些风俗大多数是盐民在生产过程中同自然抗争或寄托美好理想的产物。随着社会文明的高速发展,盐民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有了巨大的改观,现在许多旧俗已经消亡或正在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