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犹闻战鼓声

在淮安县淮城镇北辰坊,淮扬公路南侧,有宋代巾帼英雄梁红玉的祠堂。祠堂为瓦房三间,坐北朝南,有围墙,门楣嵌有“梁红玉祠”四字,几经兴废,1982 年重建。

关于梁红玉,史书上没有很详细的记载,只说她本京口(今镇江)妓, 后为韩世忠妻,先后受封安国夫人,秦国夫人,世称梁夫人。曾襄助其夫在镇江金山击鼓战金兵,后金军突破江防后,又上疏请治世忠之罪。后韩世忠镇楚州,创建军府,时满地荆棘,她亲自织帘为屋,等等。倒是历代老百姓把她的身世、经历详细地传说下来。有的民间传说,甚至说她是九天玄女下凡。

传说,梁红玉出生于宋元符年间的淮安,母亲生下她不久就得病死了。梁红玉的父亲是一个落第秀才,无以为业,给附近一大户人家看空宅为生。因此,家境贫寒,父女俩相依为命。

梁红玉很小就很懂事,常帮助体弱的父亲做事。梁父是个有血性的男儿, 常常感叹国家的内忧外患,恨自己不能报效国家。因此。他把梁红玉当男孩待。在梁红玉很小的时候,就教她读书明理,使梁红玉自小就不同于一般女孩。

梁红玉十岁那年,父亲病亡,家中已没有亲人。于是东家胡员外将她收留,充作丫环。胡员外的家祠中常住着一个老尼姑,法号静真,在当地很有名气。因庵堂被战火焚毁,被胡财主收留,请她掌管家庙。小红玉就被派去侍奉老尼姑。

据说,静真原是大家闺秀,后遭家庭变故而出家。静真饱读诗书,而且长期出家,云游四方,学了一些武功防身。静真对聪明伶俐的红玉十分疼爱, 又对红玉的不幸遭遇很是同情,闲暇时,常教她读书习武。

光阴荏苒,不觉已过了六年,梁红玉已长成了亭亭玉立、光彩照人的美貌少女。这时,早有妻妾的胡家少爷打起了她的坏主意。胡少爷一有空就跑到家祠来,不时对梁红玉动手动脚。梁红玉对他十分厌恶,但又得罪不起, 常常忍气吞声,东躲西藏。一天,胡少爷又来家庙滋事,并乘无人之机,欲行非礼。梁红玉忍无可忍,失手将胡少爷致残。胡财主膝下只有此独子,哪肯罢休,于是告发到官府,强行将梁红玉卖到京口春香楼为妓。

梁红玉到了春香楼后,由于她性情刚烈,容貌又好,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加之她卖艺不卖身,富贾官宦求而不得,于是名声日隆,成为京口名妓。梁红玉苦于无处安身,只能栖身青楼。但她内心十分苦闷,常希望自己能寻到终身知己,飞出樊笼。

宋重和二年的春天,韩世忠率部驻防京口。一日,偶听部下闲谈,知梁红玉之名,很佩服她的人品,于是登门拜访。韩世忠见到了梁红玉,相谈之下,果然不俗,顿生爱怜之心,加之韩夫人白氏刚刚病亡,想将梁红玉赎出为妻。梁红玉见韩世忠气宇轩昂,少年得志,并颇有爱国之心,也生爱慕之情,愿与韩世忠结为夫妻。韩世忠自从得了梁红玉,不仅生活有了贤助,而且军事上也有了帮手。梁红玉常常为丈夫出谋划策,深得韩世忠和部下将士的尊敬。

宋建炎四年的时候,金军在金兀术的统率下,准备北返,一路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这一日,金军十万余众路过金山,准备渡江。恰巧韩世忠正

统率着八千水军在此布防。金兀术气势汹汹,要求韩世忠在第二天中午前把部队撤走,否则全部歼灭之。

韩世忠因兵力相差太悬殊而优心冲冲。这时梁红玉向韩世忠建议.明日交战由自己管领中军,专任守御,将敌主力吸引过来,用炮弩猛射敌人,不和金兵正面交锋。由韩世忠领前、后军,看中军旗号所指的方向截杀敌人,把敌人诱迫进没有出路的死港——黄天荡。

韩世忠采纳了这一建议。第二天,梁红五统领中军,站在高高的楼船上, 手握鼓槌,左面有一青年将领掌定令旗,后面站着几十名手持强弩、精神抖擞的亲兵。只见梁红玉头戴红风帽,脚踏粉底马靴,身穿箭袖金甲,神态从容,英气照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对面金兵。

金兀术领兵杀来,见中军楼船上站着一位女将,心中惊疑。正在这时, 忽然一声炮响,箭如雨下,射向金军。灰瓶碎石,抛向金船,打得金船七零八落,金军纷纷落水,金兀术慌忙下令转舵,率军往东突走,梁红玉在楼橹上看得分明,命令号旗东指,并亲自擂响战鼓。韩世忠看见号旗,连忙率军向东截杀敌军。全军东窜不得,又转向西。梁红玉令号旗西指,暗示韩世忠追杀金军、金兀术昏头转向,离开金山水面溯流而上,终于被逼进了黄天荡。这一战,韩世忠在梁红玉的协助下,仅以八千宋军大破十万金军,这就是著名的“梁红玉金山击鼓退金兵”的故事。从此,梁红玉以她卓越的胆识和军事才能名扬天下。她的故事在民间广为传颂。

后世为了纪念她,在她的诞生地淮安建立了“梁红玉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