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宝宝和马明王

江南自古是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早在 4700 多年前,江南的先民们就从事蚕丝生产活动了。蚕农们在养蚕活动中,形成了多姿多彩的蚕乡习俗。蚕农们尊西陵氏嫘祖为祖师,又捧“蚕花娘娘”为“蚕神”,称为马头娘、马头神,俗称“马明王菩萨”,并以其为保护神。有一个传奇故事流传于民间。古时候,有一家父女两人相依为命。其父投军不归,女儿思念父亲,便对家中饲养的一匹白马讲,若能将父亲接回,愿作白马之妻。白马听毕脱缰而去, 把女主人的父亲驮回家中。后来,白马不肯食,见女子出入,喜怒无常。父亲了解了事情原委,射杀了白马,并将马皮置晒在庭前。女儿踏着马皮讥笑⋯⋯突然狂风骤起,马皮裹着女儿飞腾而去——事后,人们在大树枝间发现该女及马皮化为马头形的“蚕宝宝”,吐丝作茧。于是,蚕农们认其为“蚕神”,称之为“蚕花娘娘”,尊作“马明王菩萨”。有一首流行于蚕乡民间的歌谣这样唱道:

“马明王菩萨到府来,身骑白马登莲台; 十 二月十二蚕生日,家家打算蚕种腕。”

蚕乡每逢清明节,民间艺人用稻草扎一马形,扮作“马明王菩萨”,身披胄甲,骑在马上,口中喊道:“蚕将军来哉!”手中敲打木鱼、小锣、窜门窜户,将红纸剪成蚕猫送给养蚕人家,口里说唱吉利话,称为“念佛句”。蚕娘将蚕种窝在胸口,谷雨期间孵蚕,升火温蚕,日夜留神。至二眠出火, 因温种繁殖难度大,蚕农往往于立夏后到附近乡村去购买现成的三眠蚕,俗称“立夏三朝开蚕档”。蚕农怕老鼠偷吃蚕宝宝,常购桃花坞木刻蚕猫图, 或无锡惠山泥制蚕猫,置于蚕室内,以为可以驱鼠保蚕。三、四月为“蚕月”, 家家忌串门,门悬桃柳树枝避邪。在此期间夫妻不同宿,邻里不往来,切忌生人入蚕房。民谚道:“小满三朝见新蚕”,“谷雨三朝蚕白头”。蚕到老熟,叶要吃足。

蚕乡祭祀蚕神的活动频繁而多样。如孵蚕蚁,蚕农将蚕蚁供在蚕花娘娘神位前,点香,供奉三牲,叩拜。蚕上山后,将新茧陈列于神位前,供奉祭品,称为“谢蚕神”。因传说 12 月 12 日是蚕花娘娘生日,蚕农为祈求神灵赐个蚕花丰收。便在这一天举行祭祀活动。蚕娘们用红、青、白三种颜色的米粉团,制成像形圆子,如像骑在马上的马明王菩萨、桑树上的龙蚕、一绞绞的丝束、一重重的元宝等。在神位前供酒菜,燃香烛。

蚕乡除了祭祀蚕神外,还流行一种古老的驱蚕祟习俗。早先的蚕农们为确保蚕茧丰收,用石灰画成弓箭,驱赶凶神;在蚕房门上张贴门神,保护蚕宝宝;在蚕室门口挂蒜头、菖蒲以驱邪,等等。上述种种驱蚕祟刁俗充满了神秘感和宗教色彩。

蚕桑是农家大事,因此除家祭外,还有社会性的祭祀活动:举办龙蚕会和踏白船的民俗活动。每逢清明节后,桑树枝上刚绽出嫩绿的芽叶之际,龙蚕庙成了蚕农朝拜祭祀的中心。蚕农在庙前的河中将两只船连成一体,在船上搭成神台,供奉蚕神:人们从四面八方划船到神台前,烧香点烛,顶礼膜拜,祈求神灵保佑蚕桑丰收,按惯例,祭祀仪式结束后,各地来的船只要在水上表演各种节目,河两岸的观众,人山人海。高亢的锣鼓声是打拳船,乡亲们表演各种武术。细吹细打的是拜香船,一群身穿青绸衣衫的少年,在器乐伴奏下,边变换队形,边吟唱具有水乡情趣的拜香调。地戏船上,由一群

少年扮演《三国》、《水浒》、《西游记》的故事。龙灯船上则扎起龙灯。最引人注目的是标杆船,竖在船头上的标杆有 10 米高的毛竹,表演者在标杆上表演“苏秦背剑”、“张飞卖肉”等惊险的技巧动作。水上节目的高潮是快桨船比赛:每船八桨二橹,一声爆竹响过,船只飞驰如箭,浪花四溅,宛若一幅蚊龙戏水图。龙蚕会一般要持续三五天,称得上是蚕乡狂欢节。

自古至今,养蚕是一项细致入微的生产活动,都由女性承担,世称“蚕娘”。蚕娘们把蚕宝宝视作自己的孩子,从早到晚,一刻不停地看管着宝主的成长,以自身的冷暖和饥炮的感觉去体会蚕宝宝的需要,及时调节蚕房温度,按时给蚕宝宝喂桑叶。四月谷雨前后是蚕时,“做天难做四月天,蚕要温润麦要寒;秧要日头麻要雨,采桑娘子要晴干。”芒种以后,蚕茧丰收, “斋蚕山”,祭蚕花娘娘,邀请亲友聚餐,真有所谓“上半年人养蚕,下半年蚕养人。”岁岁年年, 乐此不疲;周而复始,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