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亲祭祖泰伯庙

泰伯这个名字在无锡可谓家喻户晓,无锡与泰伯有关的建筑也比比皆是。而影响最大的恐怕要数“岁时致祭奉祀,历代不废”的泰伯庙了。

据载,泰伯是殷商未年周国人,古公禀父的长子。原居住在陕西歧山一带,因让王位于三弟季历,遂与二弟仲雍一道,从陕西来到江南,居住在海里,即今无锡县梅村乡。为尊重江南风俗,他们“断发文身”,与当地人民一道,共同开荒。他把中原地区先进的耕作技术岭授给江南人民,为使江南成为鱼米之乡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当时,江南百姓崇敬他,前往归附者有千余家,于是,江南第一个国家——“勾吴”形成了。据《吴地记载》:“泰伯筑城于梅里平墟,周三里二百步,外廓周二百余里。”所筑之城名为吴城, 又叫泰泊城。为交通和灌溉之便利,泰泊还带领人民开凿运河。“当季开之, 以备旱涝,一方居民,始得粮食。”人民为此感恩戴德,故称此渠为泰伯渎, 又名为伯渎港。

著名的泰伯庙就坐落在伯渎港的南岸。泰伯庙,俗称让王庙,又名至德寺,相传原为泰伯旧居。公元 154 年,东汉桓帝下令即宅为祠。到了宋哲宗

元枯七年(公元 1092 年),“诏以至德额其门”。“至德”二字,意即最高尚的道德,来源于孔子对泰伯、仲雍让王位一事的赞扬。孔子说:“泰伯其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后庙字几经毁建,现存的泰伯庙为明弘治十三年(公元 1500 年)无锡知县姜文魁重建,距今己有 500 年的

历史。清咸丰十年(公元 1860 年),清军与太平军在此交战,泰伯庙起火, 烧毁了采芝堂、大树堂、德治堂、大夏堂、慈俭堂等古代建筑,仅大殿幸存。清同治年间,重建德治堂,整修大殿,整个建筑仿明代形制,古色古香,精巧雅致。大殿造型为歇山单檐,飞檐翘角,雄伟壮观。殿内有柄木柱 14 根,

每根木柱下置石础,垫有木砧,柱上涂有来红色漆。另有石柱 24 根,殿内后壁上嵌有清代南拙老人蒋衡所书的石刻书条。殿前为戟门,解放初曾被拆除, 后恢复。往前为青石三券棂星门,门前立有石牌坊,额题“至德名邦”四个大字,笔力奔放道劲,坊上刻有龙云仙鹤,形态生动传神。牌坊的对面是照池,池上育一桥,名为香花桥。牌坊和香花桥均为明代遗物,距今已有 480 多年的历史了。

相传农历初九是泰伯的生日,梅山附近的人们每年此日都要到泰伯庙里祭祀一番,这一成为流传至今的千年习俗,由此形成了梅村地方性庙会,并发展成为一种农村集市贸易。

祭祀泰伯的另一去处是泰伯墓,旧称皇坟,也叫吴王墩,坐落在鸿山西南坡上。该墓占地三亩,四周砌有护墙。墓前有照池,呈月牙状。以花岗岩石做成的石牌坊形成了墓地的三孔大门,坊额题有”至德墓道”4 个大字, 坊上刻有日、月、火焰、行云等饰物,四柱的顶端雕有 4 条形象生动的云龙。进坊门沿墓道上行,便是享殿,上悬“三让高踪”匾额,建于清嘉庆二十二年(1818 年),门两旁“志异征诛三让两家天下,功同开辟一杯万古江南” 的对联金匮,为知县齐彦槐所撰写。再往前去,抬级而上,有一碑亭,正面刻有“泰伯墓”3 个双钩篆体大字,其侧有碑记两块。东侧的一块立于明弘治十四年(1501 年),由杨文撰写;北侧的一块立于明天启三年(1623 年), 由东林党领袖高攀龙撰写。沿碑北登石阶往上,为罗城大门,左右各有华表一根,顶部雕有一蹲狮。狮子盘踞于上,双目大睁,摆出一副守护者的架势。

再前,即为墓墩,墓成圆丘状,由青石砌成,高 2 米多,直径 3 米余,顶部填有一层石灰,整个墓地保存完整,除享殿外,其余建筑均为明或明之前遗物。

相传,泰伯于农历三月初三病逝,他去世之日,当地百姓痛哭

不已。据说,由于他生前德行高尚,大家都采撷洁白的山花献给他。山野白花因而采撷殆尽。又据说,人们想到泰伯生前喜爱种麻,于是,剥下麻皮柬于腰际,以表示对泰伯的思念。于是,披麻戴孝就成了晚辈哀悼长辈的一种表现方法而流传至今。每年三月初三,泰伯的宗亲后裔及当地的百姓, 都要到其墓地摆酒祭祀。后来,出于清明扫墓的传统习俗,祭祀改在清明这一天,也不再摆酒设宴。这一习俗一直流传到现在。

泰伯“三让天下”的高尚品德,开发“荆蛮地区”的伟大业绩,将永远是江南人民代代相传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