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都名产紫砂壶

宜兴位于太湖之滨,素有“陶都”之美称。宜兴的紫砂陶,技术精湛, 造型多样,是众多陶器中的精品。

宜兴之大,并非每处皆产紫砂陶,仅有丁蜀镇的了山和蜀山盛产。紫砂陶简称紫砂,又称紫砂器或紫砂陶器。紫砂陶显微结构的主要特征是团粒结构,团粒内的小气孔与团粒问的断续链状气孔相互贯通,形成网络,透气而不透水。由于这一特点,人们常常用紫砂陶做壶、杯、瓶、鼎、盆、碗碟、假山石景、人物雕塑、蔬果玩器、文房饰品等。其中最能体现紫砂陶特色、使紫砂陶名扬中外的要数紫砂壶了。

紫砂壶的兴起源于饮茶之风。据称早在周初,中国人就有了吃茶风习。魏晋时代,饮茶已成为待客的普遍形式。唐代,饮茶之风尤甚,传人陆羽曾作《茶经》一部,对茶研究无所不备,“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就为茶壶的制造打下了基础。到了宋代,饮茶之风较之唐代更为风行,民间有茶会,市镇有汤社,文人品茶,嗜者斗茶,因而对茶盏的讲究也就更大了。

据考古与文献记载,唐之前,茶壶以银为上,茶碗以瓷为主。到了宋代, 宜兴的紫砂壶产生了,并在文人间备受重视。那时的紫砂壶与明清及之后的紫砂壶相比,显得胎质粗糙,制作不够精细。而且,那时的紫砂壶多用于煮茶或煮水之用,故紫砂壶的造型都是大而笨拙的,实用性大于欣赏性。

到了元代,战乱不断,宜兴的紫砂业停滞了,但还没有中断。紫砂壶因受元代饮清茶的习惯影响,造型设计也在改变。茶不需煮,只需泡,壶的功用变了,样式也就随之而变。

明代的紫砂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且产生了一大批制壶名家,这在以前是从未有过的。自明代始,制壶者都在壶上刻上自己的姓名,从此,壶以人贵,人以壶传。现存最早的刻有制壶者姓名的壶为供春壶,早于供春的制壶名匠都没有流传下来,因而供春一直被陶匠视为鼻祖,在紫砂艺术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清吴梅鼎《阳羡茗壶赋》赞之曰:“彼新奇兮万变,师造化兮元功。信陶壶之鼻祖,亦天下之良工。”可惜,供春壶传世极罕,仅一把树瘦壶保存至今,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内。很多鉴藏家都以看不到供春壶而遗憾。供春之后,明万历年间,出现了四大制壶高手:董翰、赵梁、袁锡、时鹏。“四名家”的壶至今也十分罕见。与“四名家”同时的另一位制壶高手是李茂林,他的“另作瓦囊,闭入陶穴”的制壶工艺,是对紫砂壶制造史的一大贡献。以往的紫砂壶,因不用瓦囊,受火不一致,壶身颜色也不相同, 影响了壶的美观。而用瓦囊制造的紫砂壶则完全避免了这一缺憾。李茂林的这一发明一直沿用到今天。

明万历之后,是紫砂壶制作的成熟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是时大彬。时大彬是制壶“四名家”之一时鹏的儿子,号少山,被认为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制壶专家,是制壶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时大彬的壶有的用陶土,有的用杂砂土,壶上都有“大彬”或“时大彬制”的落款。早期的时大彬壶多仿供春式,造型均为大壶。后期受当时文人雅士的影响,开始做小壶。冯可宾在《茶笺》中说:“茶壶以小为贵,每一客、壶一把,任其自斟自饮,方得为趣,何也?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搁。”周高起在《阳羡茗壶系》也讲:“壶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壶盖宜盎不宜砥,汤力茗香,仰得团结

氖氢”。以前饮茶是用大壶泡好倒在杯盏中饮,后来是每客一壶,在壶中饮, 放不宜大。旦小壶有玲珑感,放在几案上,即是一件艺术品。此时的紫砂壶欣赏性已大于实用性了。时大彬门下的第一高足是李仲芳,李茂林的长子。李仲芳的壶,形制文巧,气韵兼力,“骨胜而秀出”。时大彬的另一弟子是徐友泉,其作品以仿古为主,朴素雅致。时大彬、李仲芳、徐友泉在家中均排行老大,故被人称为“壶家三大”。到了清代,宜兴紫砂陶业承明代发展之势,趋于发达。紫砂壶的名气愈来愈大,不但文人喜爱,宫廷显贵、市井百姓乃至外国商人都很喜爱,于是出现了三种不同风格的紫砂壶。

其一是传统的文人审美情趣的风格,讲究内在气质、单纯朴素的风貌。并发展为在壶体上大量题诗、题文、作画、铃印,更讲究“文心”。

其二是富丽豪华、明艳精巧的市民趣味。在紫砂壶面上用石绿、石青、红、黄、黑等色绘画山水人物花鸟等,或施以各种明艳的釉色,或嵌金镶银, 甚至装制金银提梁等。

其三是包金银边或装玉的外销风格。市民风格的壶也有嵌金银的,但多数是嵌花纹、嵌字,外销到泰国或西欧等国的壶多包金银边,加金银提梁等, 风格也明显不同于市民风格,当然,二者也有相近之处。

明代紫砂壶的形式基本上是仿古,但仿古并不是目的,有时也有一定新意。而清人的作品却以仿古为目的,以“宛然古人”为荣耀。这一时期,在紫砂壶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人物是陈鸿寿,号曼生,清代著名的篆刻家、书法家、画家、紫砂陶壶的设计家。他在任傈阳县官时,十分欣赏杨彭年、杨主年、杨凤年兄妹所制造的壶,并且自己也有制壶癖好。因公事繁忙,无暇自制,故大多数壶都是陈鸿寿设计,杨氏兄妹制造。在陈鸿寿设计的众多壶式中,最常用、也是最著名的要算“曼生壶”。样式简洁明快,壶腹刻诗铭文,并有陈曼生署款,壶底有“阿曼陀宝”印章,壶把下有“彭年”小印。

延至太平天国,由于战火连绵,紫砂壶的发展进入衰落期,产量骤减, 但制壶业并未停止,代表人物是黄玉麟,其壶以“鱼化龙式”最为有名。

太平天国失败后,战事渐息,紫砂业得以复兴。到了民国,重又高涨, 并且出现了经营紫砂器的公司,其中著名的公司有“陈鼎和”、“铁画轩”、“利用”等。这一时期的一个特殊现象就是赝品增多了。虽是赝品,但质量仍是很高的,有的水平甚至超过古代名作。这一时期的制壶高手有程寿珍、俞国良、范大生等。

解放以后,百废俱兴,宜兴紫砂业得到了从未有过的发展。紫砂业规模巨大,从艺人员众多,开始进入到紫砂业的鼎盛时期。出现了一大批著名艺人,有王寅春、朱可心、吴云根、任涂庭、(顾景舟、蒋蓉、裴石民、李昌鸿、沈蓬华)、汪寅仙、高海庚、徐汉棠、吴鸣、蒋小彦、许艳春、吴光荣等。就技术水平和质量而论,现代人的紫砂壶已远远超过古人,传统形式和各种创新形式俱全,尤其是借鉴了西方人的一些表现手法,创造了一批具有动感的壶,使宜兴的紫砂壶业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