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诚实待人的良好品质

诚实,就是言行要跟思想一致,不伪装,不虚假,说话办事实事求是。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诚实待人这一做人的美德。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讲信誉才能立身于社会。孟子把“诚”看做是发扬人的先天善性所达到的一种最高境界。荀子也把“诚”当做修养的重要方法和内容。他说: “养心莫善于诚。”就是说:培养自己的心,最重要的是培养诚挚的品德。诚实的美德,优于黄金,重于珍宝,是一切美德的基石。只要能以诚待人, 就会使人感动,就能处理好人们之间的关系。做人之本是诚实,言而有信, 言行一致,在这个问题上最能鉴别一个人的心灵。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诚实是做人的根本。“言必信,行必果”一直是中华民族所推崇的优秀品质。

诚实这一美德,在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身上也得到了发扬光大。毛泽东指出,老实人,敢讲真话的人,归根到底,于人民事业有利,于自己也不吃亏。周恩来也倡导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做老实人。他说,自以为聪明的人往往是没有好下场的,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这些至理名言,告诉我们诚实应当是做人最起码、最基本的品质。

就是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诚实也是做人应当具有的美德。因此要教育中学生树立这一高尚品德。

  1. 懂得诚实的品德是做人之本,是人生征途的最好通行证。宁教学生诚实心,勿要不义万金财。只有心地诚实,才能成就一切事业。

  2. 精心培育。要在日常生活小事中,点点滴滴地培养学生诚实的品格。

  3. 诚实,就要实事求是地对待缺点和错误,敢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论别人如何批评,只要是正确的,都要虚心接受。对待别人的优缺点也一样要诚实指出。

  4. 当自己被骗时,不要用欺骗,而要用诚实去对待。在人生的征途中,

“上当”、“受骗”,难以避免,但要教育学生始终坚持用诚实的品格待人处事。诚是万善之本,千功之源。

  1. 一旦学生做了撒谎失诚之事,老师一定要细致地了解,不能盲目地训斥一顿完事。应该让学生真正明白,撒谎只会使自己受辱,它是一个人崩溃和堕落的开始。一个人尽管可以在一个时期欺骗所有的人,也可以永久的欺骗某些人,但却不能在所有时候欺骗所有的人,而诚实却能征服所有的人。当学生明白了这一点,就会清醒过来,翻然悔悟。

  2. 懂得言行相悖,必失众信。要教育学生一生都要做自己话语的主人,口和心是不应该分家的。言行一致,说话算数的人,还有人不信任;但从来未见过,言行不一的人会被人信任。诚实,就可赢得众人心,获得别人的信任。

  3. 让学生相信,别人会接受他的缺点和错误。说谎还是诚实,这一点很重要。对于缺点、错误,只要诚实地讲出,今后能改正,别人是可以接受的。这样,学生就能够逐渐改正撒谎的缺点,从而牢固地养成诚实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