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学生不良品德的主观心理因素

  1. 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观念、道德评价能力是通过学习、实践和教育逐渐产生,发展和形成起来的。有了道德认识,才能抑制个人的某些私欲,使自己服从于社会需要。由于青少年的道德认识还处在形成过程中,他们的道德认识、道德观念还不够稳定,还缺乏道德评价能力,往往产生一些模糊观念和错误理解,因此容易为个人欲望和需要所驱使,产生各种违反道德准则、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还有的学生是由于道德上的无知造成不道德的行为。例如,当老师批评“个人英雄主义”时,因为有“英雄”二字在里面,他就沾沾自喜、洋洋自得,因此更加逞强闹事。显然这是对“英雄”和“个人英雄主义”的界限缺乏认识。有的学生的错误认识恶性发展,产生了错误的道德逻辑。从这个角度来看,学生品德不良,常常是由于道德上的无知发展到行为上的野蛮、堕落。

  2. 表现异常的情感:由于不良环境的感染,加上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还有错误道德观念的长期影响,学生形成了情感上的异常反应。他们混淆是非、颠倒美丑,不明道理,凡触犯他一点个人利益就暴跳如雷,激情冲动,缺乏理智感,往往爆发出不良的道德行为。他们比较敏感,存戒心,有疑惧,疏远集体和教师,有时情绪对立,而同他们的“小兄弟”却情投意合,讲“ 义气”,搞小集团。

  3. 明显的意志薄弱:意志是用正确的道德观念克服个人不合理的欲念和不正当的需要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毅力。有些学生由于意志薄弱,尽管懂得道德行为的准则,但不能付诸行动,而是受个人欲望和冲动的支配,不能用正确的道德认识战胜邪恶的欲念而发生不良行为。有的学生在错误面前表示了要改正的决心,但因缺乏自觉性和自制能力,经不起外界诱因的诱惑而时常重犯错误。所以“抓反复,反复抓”的德育原则是有心理学依据的。

  4. 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凡一种不良的行为,开始可能由于偶然, 但经过多次重复,这种不良行为同个人的某种需要、某种满足发生了联系, 就形成了坏习惯。一些学生屡犯错误就是由于不良习惯所支配而产生的。正如有的学生养成了偷窃的习惯,就会“熬不住”要把手伸到人家的口袋里。这不良的行为习惯,就构成了产生不良道德品质的内部原因。要改变一种不良的行为习惯,是不那么容易的,要作出艰苦的努力,要破坏原有的动力定型,建立新的动力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