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掌握学生说话的发展性,训练学生“说话”

这种“发展性”可以通过比较有所表现,有比较才有鉴别,知不足乃进。1.纵向比较 如学生在第一次口述时,内容贫乏,语言凌乱,要当即指出

了其不足之处,并给以暂短的思考时间,以利修正、充实前次发言,要求再次口述。

2.横向比较 可找两个以上的学生先后口述同一内容,经过听众的分析, 进行筛选和补充,再由另一个整理、综合,做出较全面、较深刻的阐述。

无疑,比较的过程是普及和提高的过程,会促进学生说话质量的逐步提高。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应当抓住说与听、读、写、想几方面密切关联、互相促进的关系,进行综合训练,并以说为主导,去带动听、读、写、想。

  1. 安排好课堂回答,以“说”激发“听”

在布置学生认真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围绕中心设计几个逐层深入的问题,引导学生答问、议论,发现难点,使教师做到精讲。有了多议和精讲的启发,学生才能听得专、听得懂。

  1. 辅导阅读和复述,以“说”带动“读”

小学课本中有很多内容是启发学生练习创造性复述的好材料,比如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复述故事,并要求在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描绘方面有创造性的发挥。学生可以分层次理出故事提纲,可以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展开想象和讨论,可以分析故事的中心思想及其在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复述和讲故事的口语训练,可以带动课内外的阅读活动。“说”加深了“读”, “读”丰富了“说”。

  1. 指导口头作文,以“说”辅助“写”

从观察到说话,经过加工提炼,最后再写,这是一个语言综合能力的训练过程。说写结合,说辅助写,写反映说,说话与写话有着自然的联系。这种综合训练是符合学生认识和思维发展规律的。

  1. 组织讨论、辩论,以“说”促进“想”

说话的过程,是一个思维活动迅速地由口头表达出来的过程。说话人的思维活动处在高度集中和紧张的状态中,他必须抓住外界或头脑中的某些表象、概念,展开闪电般的联想、想象、判断和推理,经过中枢神经复杂的信息传递,迅速把思维转换成通畅的话语。这种说与想的联系,如果发生在相互讨论、热烈的辩论当中,那就显得更为活跃。

通过以上的综合训练,可以达到“学好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