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作文教学中读写能力的培养

阅读教学也是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一环。至于“读”的重要性不自今日始,古人称“学习”为“读书”,有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都说明了读的重要性,所以训练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是我教学的另一特点。学生自升入初中以来,我就牢牢地抓住这一环,首先是课本上课文的朗读。每篇新课文都有一节预习课,主要任务是利用工具书, 用普通话读熟读透课文,抓好这一环节不只训练了朗读本身,还能够熟悉课文内容,掌握一些关键字音字形。其次是课外阅读,保障每周一节课外阅读课,这样学生有了博览的机会,视野开阔了,见识多了,脑子里就有了材料的积累,同时又为“写”做了很好的铺垫。每节语文课开始之前认一名同学上讲台朗读课外阅读的收获——自己认为最好的文章。要求姿式端正,内容熟练,吐字清楚,声音洪亮。这样台上认真读,台下用心听,这是利用“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倍功”这个道理来提高读写能力。日久天长,既能提高学生朗读的水平和表达的能力,又能开阔写作思路和眼界,还将培养学生的勇敢和自信。教师也常来助兴,每周内至少找一篇优美生动的文章,声情并茂地朗读给学生听,以唤起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有了这个基础,再引导学生注意积累,每人建立一本“文学精华”,把阅读中发现的闪光点记下来。学生有了一定量的积累,“写”起来就不会为难发愁了。再配上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以消除学生对写作文的惧怕感。具体作法是:作文题目要灵活,以自由命题为主,间或定题作文,让学生有机会写自己最想写的题目,叙述自己最想叙述的事情,抒发自己最想抒发的情感。每次作文之前的一段构思与交流的时间。一般是这样安排的,10—15 分钟构思、列提纲,10—15 分钟交流。构思与交流的内容包括:题目的拟定、主题的确立、材料的选取、开头结尾的处理、详略的安排等。这既为短时间内打不开思路的人开阔了视野,又把学生的思维带入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最后一气呵成,完成作文。另外,

还要多写勤练,不拘泥于一学期的“八大八小”、应经常结合当前社会热点话题、身边故事等内容,促发学生灵感,鼓励其写作,俗话说:“熟能生巧”, 写作文也不例外。

作文的批改方式多种多样,除老师批改外,更多地采用“分组轮批”的办法。其法为:作文水平相近的学生每四人一个批改小组,每人一次要批三篇文章,然后每人用简明的话写上三句评语,指出优点、缺点、努力的方向。一篇文章三个人的评语不得重复。评语分两步走:第一步从书写、标点、错字、病句角度评改,第二步从布局与谋篇、遣词与造句、衔接与过渡、结构与层次等角度评改。这是因年级和组别而定。就这样以读带批,以批促写, 有利于学生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我相信,只要我们语文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加强听、说、读、写训练,就一定能培养出大批知识结构合理的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