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 土佐藩的政治工作
萨土盟约的成立
在萨长二藩积极推动举兵倒幕的进程中,土佐藩内的主流派希望采取和平的方式,前藩主山内丰信(睿堂)看到四侯会议决裂后,于庆应三年五月二十一日向朝廷提出归藩的请求。同日在京都土佐藩的乾(板垣)退助,在同志中冈慎太郎的建议下,和同藩藩士谷守部(干城)等一起会见了萨摩藩家老小松带刀、西乡吉之助,并结成协作关系,从而在萨土两藩士之间产生了举兵倒幕的密约。乾(板垣)是土佐藩的激进派,同藩的主流是要坚持和平方式的,其主导者是同藩的参政后藤象二郎。
[船中八策] 后藤象二郎依藩命住留长崎的时候,认识了同藩的海援队队长坂本龙马,与坂本的思想产生共鸣。坂本龙马的新政体构想,是和后藤一起在由长崎到京都的船上拟定的,因此被世间称之为“船中八策”。其纲领为:(1)大政奉还,政令归朝廷;(2)设置上下议政局,万机决于公议;
- 录用人才,裁减冗官;(4)和外国的交际,要基于公议订立最合理的规约;(5)折衷自古以来的律令,撰定永远的大典;(6)扩充海军;(7) 设置亲兵守卫帝都;(8)使金银货和物价与外国平衡等八条。这是一个模仿西洋议会政治的中央集权体制的构想,即把政权归于朝廷,使国政一元化, 采用二院制的公议政体案,这个构想案成为后来明治政府政体书的出发点。
后藤、坂本二人抵京时(六·十三),山内丰信已离开京都。两人与在京的福冈藤次(孝弟)等藩内的主流派进行了协商,在达成协议案后(六·十五),立即去做武力倒幕论者中冈慎太郎的工作。
萨土间的协定
后藤象二郎、坂本龙马二人为了实现大政奉还的方策也与萨摩藩进行了交涉。其结果,于庆应三年六月二十二日萨土两藩的代表在三本木的饭馆会面,萨藩方面出席的有小松、西乡、大久保;土藩方面同席会见的有后藤、福冈、寺村左膳、真边荣三郎和浪士坂本、中冈等人。席上达成的协定的“主旨”是:(1)匡正国体,不耻于面向万世万国,此乃第一义:(2)“王制复古宜审察宇内之形势以参酌匡正”;(3)“国无二帝,家无二主,政刑惟归于一君”;(4)“设将军职以掌权柄,此乃天地间前所未有之理也,宜归于侯列,应以翼载为主”(大久保利通手抄)。协定把德川氏置于诸侯之列, 使用了“王制复古”一语。
萨摩藩和长州藩已结成武力倒幕的战线,但同时又接纳了土佐藩以和平方式解决问题的意见而订立了盟约,从而建立了以和战两手来应付政局变化的势态。后藤在得到萨摩藩的赞同后,向由广岛进京的艺州藩家老噪将曹通报了盟约书,也得到赞同,随后为做山内容堂的工作匆匆由京都赶回土佐藩
(七·四)。
土佐藩建议的决定
后藤象二郎一回到土佐(七·八),当夜就拜见了山内容堂和藩主丰范, 汇报了向将军建议的政权返上的方案。容堂认为大政奉还对于德川来说是恩义两全之策,为此向家臣们进行了咨询。乾(板垣)退助则指责政权奉还是
空论,竭力主张以武力讨幕。容堂斥此说为暴论,并为此免去了乾的大目付、军务总裁的职务。七月十三日,容堂向后藤、寺村、真边、神山左多卫(郡廉)表明了决心,命令着手准备建议书,八月二十日向丰范及重臣们通告了藩的意见。
[萨、长、艺三藩的出兵协定] 长州藩得知前一年与之缔结武力倒幕盟约的萨摩藩和持和平路线的土佐藩也缔结了盟约后,为了探其真意命令品川弥二郎进京协商萨摩藩要塞问题。为此大久保一藏(利通)即赴长州会见毛利父子,与木户、广泽进行协商,交换了出兵的盟约(九·十九)。另外, 艺州藩也派出藩士植田乙次郎前往长州,但植田在途中遇到了大久保,从他口中得知萨长协定之事,随即进入山口,和木户、广泽协定了出兵的步骤
(九·二十)。至此,萨、长、艺三藩间的举兵协定正式确定。
依克尔斯号事件的发生
土佐藩推进的大政奉还工作,由于在长崎的突发事件,而不得不一时停顿下来。庆应三年七月六日,在长崎丸山的路上发生了英舰依克尔斯号两名水兵被不明身份者杀害事件,海援队的士兵涉嫌杀人凶手。八月,平山图书头敬忠(外国总奉行)一行从幕府出差到高知,英国方面的帕克斯公使和撒通翻译官在须崎港内的船上与包括幕吏在内的土佐藩代表后藤象二郎等举行了谈判(八·七~八·八)。由于小道消息的推理缺乏确凿的证据,土佐藩派大监察佐佐木三四郎(高行)前往长崎,平山、撒通也到现场进行了调查, 但没有查明原因。事件发生两天后,真正的犯人筑前藩士金子才吉向藩当局自首,随后剖腹自杀。事件的真相到明治元年才由新政府公开。
土佐藩的大政奉还建议
后藤象二郎和寺村左膳携带土佐藩的大政奉还建议书,等风浪过去后于庆应三年九月一日由浦户出航(八·二十五从高知出发)前往京都。当初商议后藤进京时率两大队藩兵,但容堂却反对伴随武力出航的建议。因有六月份结成的萨土盟约,所以进京后的后藤想和萨摩藩共同行动提出大政奉还建议,但遭到西乡、小松等人的反对(九·七)。后藤决定延期提出建议,请艺州藩家老噪将曹从中斡旋,结果,萨摩藩做出让步表示不反对土佐藩的建议(十·二)。由于已经向幕府放了风声,所以永井尚志劝说后藤立即提出建议(九·二十)。这样于庆应三年十月三日,后藤和福冈藤次一起拜访了老中板仓胜静,向幕府提交了山内丰信(松平容堂)的大政奉还建议书和另外一封书信。
[建议书的内容] 容堂的建议书据说是松冈毅轩(时敏,担当了土佐藩法典《海南政典》的制定)所起草。其文中写道“一变皇国数百年之国体, 以至诚接触万国,必是建王政复古大业之一大机会”,与此同时又指出“喋喋不休非难既往之曲直徒劳无益”,在另外一封文书中也表明了同样的态度, 提出:“不问既往之是非曲直,更始一新”,表示对幕府过去的失策之处既往不咎,但一定要“一新制度法则”。如将此与让后藤带兵同行一事结合起来看,可知建议书是出自山内家的亲幕立场。另一封文书是由寺村左膳、后藤象二郎、福冈藤次、神山左多卫联名提出的,宣示了新政体的具体纲领“议政所分为上下两院,议事官应从上自公卿,下至陪臣庶民中选举正明纯良之士担当”,除此之外,还遵循了坂本龙马的“船中八策”以及萨土盟约主旨,
其措词也是一致的。寺村、神山也向二条摄政提交了建议书的副本。
[艺州藩的建议] 先前接受了土佐藩的大政奉还论,并加入了萨土盟约
(庆应三·六)的艺州藩,九月又改变了态度,加入了萨长的举兵盟约。然而经后藤给艺州藩家老噪将曹解释说明了大政奉还策后,原本就属稳健派的噪将曹转向了和平方针,并将后藤的意见传达给了本藩,随后向长州藩请求延期出兵,并且得到了承诺(九·二十六)。京都方面,在土佐藩建议提出3 天后,即十月六日,噪将曹把藩主浅野茂长(松平安艺守)的建议书交给
了板仓老中,建议“将政权归还朝廷”。同一天萨摩的 3 艘兵舰载萨兵一千数百人抵达三田尻,决定延期出兵的长州藩让这些萨兵就地待命等待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