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建立立宪政治

一 开设国会运动的展开

爱国社的再兴

在西南战争中,民权运动集中表现在立志社的建议(明治十·六)等活动中,还在高知发行了《海南新志》、《土阳新志》(明治十·八)等杂志讨论民权问题,为此各地的民权活动家相继到高知访问。河野广中创立了东北最早的民权政社石阳社(明治八·八)明治十年九月河野到高知和板垣退助进行了会晤。另外,出身于福井县豪农,创立了自乡社的杉田定一(鹑山) 和福冈县的士族头山满(明治八年结成矫志社,在萩之乱中入狱)也来到高知。在此期间,以松泽求策的奖匡社(长野)和石坂昌孝的融贯社(神奈川) 为首,各地相继诞生了以豪农、豪商层为主体的地方政社。这种形势,促使植木枝盛、栗原亮一、杉田定一、安冈道太郎(民权歌即令节的作者)等人, 决定以立志社为中心再兴爱国社(明治十一·四)。他们外出游说,并于明治十一年九月在大阪会集 13 社的代表召开了再兴爱国社的第一次大会。明治

十二年的第二次大会(明治十二·三·大阪)则以西日本为主,有 18 个府县、

21 个社团的代表出席了会议。第三次大会(明治十二·十一,大阪)时,福岛的石阳社和福井以农民为中心的自乡社都参加了会议。本来就士族色彩浓厚的立志社、爱国社系统的领导层中又加入了豪农和豪商阶层,因豪农、豪商层的加入,促使民权运动更加广泛地开展起来了。

三新法的地方体制

木户孝允(明治九·十二)和大久保利通(明治十·八)生前都曾提出过建议,认为有必要改革地方制度,其中大久保有关改革地方制度的设想, 经第二次地方官会议的审议,在其死后的明治十一年七月,以郡、区、町、村编制法、府县会规则、地方税规则所谓地方三新法的制定而实现。

[郡区町村编制法] 废除了大区、小区制(明治五~十一),恢复了以前的郡区町村制,强化了郡长的责任,使其起到监督町村的作用。

[府县会规则] 虽决定由公选产生府县会,但选举权限定在地租 5 元以上者,被选举权限定在地租 10 元以上者,在议事方面具有认可府知事、县令决议的事项和中止会议的权限,内务卿则掌握着解散权。府县会要征收地方税,因此给予府县会以一定的参政权。

[地方税规则] 在此之前府县税、民费(国民负担的费用——译者注) 等税都统一在地方税中,并规定在地租的 1/5 以内,将町区村的经费从地方税中排除出来,交由当地居民协议解决。

三新法体制对于兴盛起来的自由民权运动来说,是认可了地方上的有力者参加政府活动,并将他们编进支配体制的末端。反过来,地方议会也成为开设国会运动的据点,因议员和地方长官的矛盾与对立,政府针对府县议会强化了府知事和县令的权限(明治十三·十一,明治十五·十二)。岩仓具视(右大臣)认为府县会的存在打开了“大权下移”的道路,建议废止府县

会。

开设国会运动

明治十三年三月的爱国社第四次大会(大阪),与会的 114 名委员代表

了 2 府 22 县 87000 人,将爱国社改组为国会期成同盟会。四月,片冈健吉、河野广中作为代表将开设国会的请愿书递交给太政官,但被元老院驳回,向天皇的请愿也未被受理。这个请愿书要求国民参政,建立立宪政治和审议预算。

[集会条例] 政府针对爱国社的动向,紧急公布了集会条例(明治十三·四·五),条例规定:政治集会和政治结社事先需得到警察的认可,并给与执勤的警察以解散集会的权力;禁止军人、教员、学生从事政治活动等, 企图取缔民权运动,压制政治运动的组织、宣传和联络。然而开设国会运动并未因此而偃旗息鼓,仅在明治十三年中,向元老院提出的建议书就达 50 份以上。不久政府又公布了请愿条例,明确地将请愿和建议加以区别(明治十五·十二·十二)。

[大日本国会期成有志公会] 第二次国会期成同盟大会(河野广中议长)于明治十三年十一月在东京召开,同盟的名称改为有志公会,大会采取扩大组织运动的方针,制定了对遭意外变故者的扶助法,以防备在集会条例下达后官府的镇压。另外,决定在第二年的下一次大会时,各自带宪法草案参加会议。大会中有人认为请愿的方式过于软弱,提出了结成政党的建议案, 但大会对此没有做出决议。

[结成政党的动向] 组织政党的问题,从十一月末公会闭会后开始具体化了,十二月十五日,创立自由党恳谈会决定了结成政党的盟约。在此之前, 河野广中组织了东北有志会,沼间守一组织了嘤鸣社,以此为基础,再加上植木枝盛、山际七司(新潟)等人的配合,决心组织政党,并由山际构思发行政党机关报。

东洋自由新闻的创刊

明治十四年三月,以从法国留学归来的西园寺公望为社长,稻田政吉为社主,松田正久为干事,中江兆民(笃介)、松泽求策等人为编辑社员的《东洋自由新闻》在东京创刊(三·十八)。政府内部为此而感到震惊,但因岩仓对西园寺抱有很大期望,于是采取了积极的对策,最后通过宫内卿德大寺实则(公望之兄)、土方久元(宫内大辅)传达了明治天皇的内敕,西园寺随即退出报社,报纸自身也因资金不足等原因,在发行了 34 期(明治十四·四·三十)后停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