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近代国家的建设

一 王政复古

大政奉还后的形势

朝廷方面接受了德川将军的大政返上后,于庆应三年十月十五、二十一日两天,向诸大名发出了进京的诏命,然而此时诸藩都在观望形势,到十一月份进京的只不过十多个藩而已,除去萨摩、尾州、艺州、越前以外,多数都是京都附近的小藩。在这期间得到讨幕密敕的萨摩、长州二藩已向京阪配置兵力了。萨摩藩(岛津茂久)滞留京都的兵力约 10000 人,长州藩兵 1300

人中的一部分滞阵于西宫,艺州藩(浅野茂勋)约 300 余人进京,庆应三年十二月上旬,在京摄之间讨幕派已布置好了战斗的兵力。

大政奉还上表虽然对讨幕派具有先发制人的特点,但公议政体派方面仍致力于对朝廷的公卿进行劝说,土佐藩的福冈孝弟(藤次)、神山郡廉(左多卫)向正亲町三条实爱说明实行诸侯会议、帘前盟约、建立议事院等五项内容(十·二十五);福冈也向松平庆永建议开设议事院、决定国体、在天皇的帘前确立誓约等,但没有付诸行动。十一月末土佐、越前实现了联合, 十二月初山内容堂进京。王政复古派的公卿虽受到来自公议政体派、讨幕派双方的鼓动,但要实现政权返上,原则上不支持使用武力。讨幕派以萨摩藩和岩仓为轴心,同时拉拢公议派决心与旧势力即佐幕派进行对抗。

[佐幕派的反击] 以会津、桑名两藩为首,佐幕派诸藩也为数不少。在江户,小栗忠顺(勘定奉行)是最强硬的主战论者。十月二十四日,大给乘谟(陆军总裁)、稻叶正巳(海军总裁)等乘军舰顺动丸从江户出发,接着石川总管(陆军奉行),藤泽次谦(陆军奉行并)等也乘富士山舰率步、骑、炮三军向京都进发(十·二十八)。德川庆喜为了使有司们镇静下来,给大给、稻叶二人写了亲谕书,让他们返回江户(十—·十一由京都启程)。

[坂本、中冈的遇难] 庆应三年十一月十五日,坂本龙马(33)、中冈慎太郎(30)在京都河原町三条下龙马的临时寓所(近江屋)会谈的时候, 突然遭到不明身份人的袭击,龙马当即死亡,中冈也在第二天死去。他们的同志把这两位致力于萨长联合,萨土盟约斡旋工作的志士葬于京都东山的灵山。龙马在亲自构想的新政权即将建立前倒下了,中冈向赶来的吉井幸辅

(萨),石田英吉(土)、田中光显(土)等人留下了依靠岩仓具视的遗言, 并在拜托香川敬三向岩仓传达而后瞑目。当时京都的治安是由旧幕府负责的,京都守护职、所司代、新选组、见回组一直在监视着反幕府的动向。关于袭击者,一说是京都见回组的佐佐木唯三郎、今井信郎,一说是新选组所为,还有人怀疑是萨摩藩的阴谋等等,众说纷纭难以确定。

有什么不行呢?

前一年高潮迭起的百姓一揆、捣毁运动,进入庆应三年后虽然有所减少, 但仍时有发生。另外,在大政奉还前后又发生了“有什么不行呢”的乱舞现象。同年八月末,以在名古屋的街道上,以散发伊势神宫的护身符为开端,

直到十二月份,从京阪地区到江户,庶民们一边高唱“有什么不行呢”,一边竭尽全力地舞蹈。这个乱舞行动可以说是江户时代集团性地到伊势参宫偷偷参拜的现象的另一种表现,此外,在如此混乱的民众行动中也掺杂着讨幕派的策动。

王政复古政变的计划

德川庆喜的大政奉还按照土佐藩的公议政体论,让王政吸收幕政,采取国政一元化的形式,但这样旧势力仍旧可以存在。因此,讨幕派就要彻底消灭幕权,希望能在实质上使王政复古前进一步。而王政复古公卿中的岩仓满足于名义上的变革,通过他讨幕派的政变工作得以进行。这一期间萨长的藩兵也正在京摄之间待命,武力的整备也已完全。行动的程序仿效了文久政变的巧妙策划。十二月八日向聚集在岩仓宅邸的尾张、土佐、越前、安艺、萨摩的十名藩士内示了密计,使他们答应协作。在同一天召开的朝议一直进行到第二天的拂晓,决定恢复三条实美等五卿的官位,允许进京;对岩仓则允许蛰居,下令还俗;恢复长州藩毛利父子及三末家的官位,允许入京。十二月九日晨,廷议结束后,二条摄政以下的都退了朝,但中山忠能、德川庆胜、松平庆永、浅野茂勋等却留在了宫中。岩仓在自宅从敕使手中接到恩赦的宣旨后,随即携带装有敕书、制令等文书的箱子进京上朝。诸藩兵按照预定负责宫门的警卫,除炽仁亲王以外,皇族、大原重德、岛津茂久,山内容堂等也都上朝,明治天皇在学问所宣布王政复古。

王政复古的大号令

庆应三年十二月九日,以命令书的形式向宫、堂上(亲王·公卿)发布的谕告被称之为“王政复古大号令”。正文的开头部分抄录如下:

德川内大臣将迄今为止天皇委任之大权返还朝廷及其辞退将军职之二件,今般断然应诺。自癸丑①以来未曾有之国难,常年困扰先帝,此乃众所周知。依此圣上决断王政复古,再将换回国威之基础,自今起废绝摄关、幕府等,即暂先设置总裁、议定、参与三职,可使之处理万机。诸事基于神武创业之始,无晋绅②、武弁、堂上、地下之区别,竭至当之公议,愿同天下共休戚。望各自勤勉,一改迄今因臆病而存之意志软弱之风,以尽忠报国之诚奉公。

在这里,首先对德川内府即内大臣德川庆喜先前提出来的将军辞表表示准可,而后不仅废止了幕府,同时也废止了摄政、关白。岩仓、中山等人力图效仿建武中兴之制来实施王政复古,玉松操在起草文件时,则上溯到“诸事神武创业之始”来制定计划。继这一谕告之后,又将国事御用挂、议奏、武家传奏、守护职、所司代等全部予以废除,并列举了三职的人名。

[三职的人事] 被任命为总裁、议定、参与三职的,是皇族、公卿、诸侯、诸藩士等阶层的人。<总裁>有栖川宫(炽仁亲王)、<议定>仁和寺宫(嘉彰亲王,后来的小松宫彰仁亲王)、山阶宫(晃亲王)、中山忠能、正亲町三条(嵯峨)实爱、中御门经之、尾张大纳言(德川庆胜)、越前宰相(松

① 癸丑年:为嘉永六年,贝得来航。

② 晋绅:把笏插入腰带中的高官。 武弁:由武人之冠转意为武官。 堂上:被允许升殿的公卿。 地下:未被许可的官人。

平庆永)、安艺少将(浅野茂勋)、土佐前少将(山内丰信)、萨摩少将(岛津茂久)、<参与>大原重德、万里小路博房,长谷信笃、岩仓具视、桥本实梁、越前、安艺、土佐、尾张、萨摩藩士各 3 人。

诸侯、诸藩士由讨幕派和公议派混杂而成,但据 3 职人事来看公议派的人数多于讨幕派。

[百事一新] 谕告中除言明要“洞开言语之道”“人才任用为第一急务” 之外,还强调要把改变由于物价上涨而引起的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事实当作政治责任;因“民为王之大宝,正当百事一新之时”,民之贫困使天皇终日不安,所以只要有救弊之策,不分彼此均望提出。由此也可以看出朝廷对普遍庶民百姓的担心。“百事一新”或“御一新”一词,当时被作为专指明治维新的词句而广泛使用。

谕告还涉及到促使和宫还京,近期派遣公卿出迎的事,但随着事态的推移,未能按预定实行。谕告也传达给了妃嫔,经进一步修改,十二月十四日又传达给了诸藩,十二月十六日也向诸社寺农商发出了布告。

小御所会议

大号令发出的十二月九日的晚上,在宫中的小御所,以天皇为首席召开了有总裁、议定、参与参加的第一次会议。进入会议议题后,首先由山内丰信(容堂)提出建议,他主张让德川庆喜参加这次会议,但遭到大原重德的反对。容堂厉声地批驳说“此次变革搞阴谋之处甚多,王政伊始就由诸藩士武装守卫宫门内外,实为不祥之兆”,并抗议:“三、四名公卿拥幼小天子将权力攫为私有”。对此,岩仓反驳道:“此举乃出于圣断”,并指责庆喜辞官、纳地乃嘉永以来德川氏的失政所致,提议命令庆喜辞去内大臣职务并将领地返还朝廷。争论在岩仓、萨藩的讨幕派与土越尾艺四藩的公议派之间展开,最后决定命令庆喜辞退官位,返纳领地,德川庆胜(尾)和松平庆永

(越)将此决定传达给庆喜,庆喜要求他们从内部进行斡旋。

辞官纳地问题

在德川庆喜住的二条城内,幕臣和会津、桑名的藩士们,得知继王政复古大号之后又召开了小御所会议的情况后极为愤怒。庆胜、庆永二人第二天赶往二条城直接传达了辞官纳地的决定,庆喜对他们不能答应进行斡旋的现状也表示了谅解。同日,长州藩兵进入京都加强了宫门的护卫。庆喜因担心发生冲突,接受了庆胜、庆永二人的规劝,十二日夜退出二条城进入了大阪城。与此同时公议派也在活动,岩仓向大久保指示了关于收拾事态的策略:

  1. 以萨长两藩之兵拥戴天皇进行讨伐;(2)暂且委托尾越二藩进行周旋, 如若庆喜答应辞官纳地,可任命他担当议定职。和西乡协议的结果是决定采取第二条妥协政策。而在向尾越二藩提示的岩仓案中有“领地返上”一语, 中根雪江(越)等人认为这句话必将遭到幕臣的反抗故加以反对;庆胜、庆永和山内容堂也同样表示忧虑,因此岩仓顺从了公议派的主张,删除了“领地返上”4 个字。但旧幕府方面的永井尚志看后即表愤慨,明言即便是前将军承诺的事,他和板仓老中也不会服从。

[举正退奸的上表] 把庆喜迎回大阪城的强硬论者对十二月九日的变革甚为愤慨,随后以庆喜的名义向朝廷提出了“举正退奸表”。这个表的主要内容是指责陪臣在幼帝天皇的周围污浊了朝典,要求依列藩的众议举正除奸

以定夺国是。户川安爱(大目付)携上表文希望上呈给总裁炽仁亲王,由于被托付的代理人户田忠至(山陵奉行)与岩仓进行了商谈,结果上表文被滞留在德川庆胜、松平庆永的手里。如果这个上表文上呈到了朝廷,可能要导致比鸟羽伏见之战更早的战争,但岩仓扣压了上表文没有泄漏给萨长藩士。然而旧幕府方面却要求将上表文展示给诸藩。

[辞官纳地问题的解决] 庆应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的朝议,决定不使用“领地返上”的文字,命令庆喜辞官纳地。仿照朝廷内的辞官先例,给庆喜以“前内大臣”的待遇;“御政务用度之分”即政府的经费要根据天下之公论来确定。庆喜在承诺书中附带就纳地问题表示了自己的意见,即政府的经费,应按“高割”(根据米谷收成的数量)对诸藩进行课税,否则无法安抚部下。但为避免纷争,这一意见未能上奏。这样朝廷和旧幕府之间的辞官纳地问题大体在形式上得了解决。

五卿还京

恢复了官位被允许入京的三条西季知、三条实美、东久世通禧、四条隆謌、壬生基修等五卿由大宰府出发(十二·十九),踏上了归京的旅途,十二月二十七日一抵京立即进宫上朝。三条和东久世分别任议定和参与。长时间潜伏在四国、长州的泽宣嘉于第二年归京担任了参与。岩仓具视由参与转任议定(十二·二十七),与和解了的三条举行了初次会见。三条归京参加新政强化了朝廷方面的意志,正如讨幕派大久保一藏(利通)所说的那样: 公卿中除岩仓一人能依赖以外“余取之不足实感忧虑”,可见他得知三条参政后的喜悦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