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开放经济下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

在开放经济下,开放性经济活动,尤其是国际资本流动,对政策的有效性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假定资本完全流动,来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资本完全流动指微小的利率水平差异就可引起大量的资本流动,导致国际收支不平衡,直到利率差别消失,国际收支再次平衡为止。

  1. 固定汇率制

在固定汇率制下,如果资本完全流动,货币政策失去作用,财政政策有重要作用。下面我们通过 IS-LM 曲线分析两种政策的有效性。见图 11-4。

在图 11-4 中,IS 与 LM 相交于 E0,决定了国民收入 Y0,利率为 t0;此时该国不存在国际间资本流动,国内利率与世界利率水平 tw 保持一致,即t0=tw。BP=0 表示国际收支平衡线,在其上每一点国际收支都是平衡的。由于资本具有完全流动性,即资本流动对利率变动的弹性为无穷大,故 BP=0 为一条水平线。从图上看,在 t0=tw 时本国与国外无资本流动,国际收支平衡, BP=0 也穿过 E0 点。

若是 Y0 大于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

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给,LM 曲线左移至 LM',均衡点为 E1。显然,货币供给减少,利率上升,国内利率高于世界利率水平。利率差异导致资本流入,国际收支出现盈余,汇率有上升的压力。固定汇率制下外汇储备增加,本币货币供给增加,LM'线恢复到原来位置,利率水平重新回到 i0,国民经济又回复到原有状态,货币政策并未发挥作用。

同样条件下,采取紧缩性政策,IS 线左移到 IS',新的均衡点为 E1,利率水平下降到 r1。国内利率低于世界利率水平,资本大量流出。政府为维持

固定汇率,在外汇市场上抛出外汇,购入本币。本国货币供应量减少,利率水平又逐渐上升,直到 LM 线移至 LM'位置,利率回复到 r0 水平,货币市场和产品市场在 E2 达到新的均衡。收入水平降至 Y2,通货膨胀得到治理。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资本流动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可能是完全的。因此,货币政策并非完全没有效用,但作用有限(见图 11-5)。

  1. 浮动汇率制

浮动汇率条件下,若资本流动具有完全性,财政政策将失去效力,货币政策十分有效,这与固定汇率制下情况相反。

如图 11-6 所示,在 E0 点,国民收入水平 Y0 高于充分就业国民收入,国民经济存在通货膨胀。政府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IS 曲线左移到 IS'位置退回到原来位置,均衡点回到 E0 点水平,国民收入和利率水平又回复到原有水平。结果,财政政策没有发挥任何作用。可见,在资本完全流动的浮动汇率制下,财政政策对国内经济是无效的(见图 11-6)。

如图 11-7 所示,在浮动汇率制下采取货币政策。为治理通货膨胀,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给量。货币供给减少,LM 曲线左移至 LM' 的位置,与 IS 线交于 E1 点,导致国民收入下降和国内利率水平提高。此时国内利率水平高于世界利率水平,资本大量流入,国际收支出现盈余,本币汇率上升,本币升值。本币升值造成进出口的减少,亦即社会总需求减少, 这使得 IS 线也向左移动至 IS'位置,与 LM'交于 E2 点,利率水平恢复到 r0 水平,此时国际资本停止流动,国际收支平衡。国民收入水平从 Y0 下降到 Y2, 通货膨胀得到治理。可见,在资本完全流动的浮动汇率制下,财政政策失去作用,货币政策是有效的。

完全资本流动是一种极端情况。现实经济中,由于资本流动受到各种经济和非经济因素的限制,资本流动是不完全的。也就是说,各国利率差异的提高,会带来资本流动,但这种流动并不是迅速发生,也不是维持至利率差异消失时才停止。在均衡时,仍然有一定的利率差异。只有在利率差异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有资本流动,并且差异越大,资本流动速度越快,规模越大。

资本不完全流动的情况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就会发生变化。国内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国民收入,利率上升,资本流入量增加。一方面本币升值,贸易状况恶化;另一方面资本流入使资本项目状况改善, 但贸易收支状况的恶化小于财政扩张的幅度,财政政策对国民收入提高会产生一定作用。国内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国内利率下降,国民收入增加,资本流出,从而货币贬值,出口增加,贸易收支改善,但资本流出又使资本项目收支状况恶化。但资本的流出小于贸易收支的改善。国民收入提高不如资本完全流动时大。

由以上分析可见,由于资本的不完全流动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是有效的,政策效应的大小取决于资本流动对利率差异的反应程度。资本流动性越大,则货币政策作用越大,财政政策作用越小;资本流动性越小,则财政政策作用越大,货币政策作用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