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国际投资与国际长期资金流量

下面,从国际长期资金净流量的角度来考察 80 年代至 90 年代初国际资本的流动状况。

工业国家仍处于国际资本净流量的主体,无论是净流出还是净流入,都占绝对的优势。原因在于,工业国家国民生产总值高,基数大,所以,若出现国际收支顺差,势必输出巨额资本。如日本、德国、瑞士等;反之,若出现财政及国际收支逆差,则必然输入巨额资本,如美国、英国等。因为这些国家的经济规模大,所以输出入的资本也是巨额的。甚至于一两个发达国家的资本流量就相当于整个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总流量,从下两表可作一对比(见表 3—9,表 3—10):

资料来源:德国《明星》周刊 1995 年第 46 期。

表 3—10 1985—1992 年间流入发展中国家的长期资金(单位 10 亿美元)

项 目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长期净资金总

73.4

64.8

68.0

76.1

82.7

98.0

115.2

135.8

流量

官方发展资金

40.7

45.1

44.8

41.8

42.4

58.8

59.4

62.0

官方赠贷

16.1

16.7

17.5

19.1

19.9

28.2

31.3

31.1

净官方贷款

24.6

28.4

27.2

22.7

22.5

30.6

28.2

30.9

双边

11.8

13.3

12.7

11.6

10.7

15.8

13.8

13.4

多边

12.8

15.0

14.5

11.1

11.8

14.8

14.4

17.5

净私人贷款

21.8

9.8

9.5

14.5

13.5

11.4

14.2

25.9

商业银行

8.5

1.7

1.6

9.4

6.3

−4.1

3.9

n.a.

债券

6.0

1.5

1.0

3.9

4.5

3.2

7.6

n.a.

其他

7.3

6.6

6.9

1.2

2.7

12.3

2.7

n.a.

外国直接投资

11.0

9.9

13.7

19.7

23.3

24.0

33.9

38.3

证券股权投资

n.a.

n.an

n.a.

n.a.

3.5

3.8

7.6

9.6

长期净转移总

3.0

−3.2

−1.9

−2.9

8.1

24.4

37.7

58.0

额①

资料来源:《1991—1993 年世界债务表》。

1992 年,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净资金总量大幅度增加,大约增加了 200 亿

美元,从而使总量达到 1360 亿美元。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长期净资金总额(包

括外部资金的本息),增加了近 580 亿美元。利润的增加(它抑制了资本的净转移)被主要是由于美元利率下跌所造成的债务利息付款的减少所抵消。

净资本转移总量占发展中国家 GNP 的 1.2%。1991 年净资金总流量的增加主要由于包括外国直接投资和有价证券在内的股本流量剧增所造成;而 1992 年增长的唯一渠道是私人贷款,特别是以证券融资形式出现的私人贷款,股本和赠款的净转移出现停滞。

包括来自双边和多边金融机构的官方贷款和赠款在内的官方发展援助, 在 90 年代初的三年里一直保持着名义增长的趋势,估计达 620 亿美元。以实际价值计算,官方发展援助从 1990 年峰值下降了 3%以上;赠款继续下降, 而官方贷款则稍有回升。自 1985 年以来官方发展援助与工业捐赠国的 GNP 比率一直保持在 0.35%左右。

1992 年外国直接投资由传统的东亚国家(印尼、马来西亚和泰国)以及传统的(1982 年前)拉丁美洲市场,扩大到中国、埃及和尼日利亚等发展中国家。促使外国直接投资增加的原因包括:许多国家宏观经济实绩的改善, 更受欢迎的管理以及私有化计划。外国直接投资的净流量在 1992 年高达 380

亿美元。外国直接投资量的快速增加,转化为更大的汇回利润,导致近 200 亿美元的净外国直接投资的转移。

以信托证券出售的外国股票成为证券股本流动的主渠道。1991 年因债券发行,证券债务流量可达 190 亿美元,1992 年的证券流量估计达 270 亿美元。特别是诸如墨西哥国营石油等拉丁美洲公司和该地区一些商业银行不断求助国际金融市场,包括股本和债务的私人证券流动是外资的主要来源。

总之,90 年代初的国际资本流动仍然保持了发达国家间流动的主流地位,几乎占整个国际资本流动的 80%以上;而国际资本向经济活跃的亚太地区流动正在迅猛增长,国际资本流向前苏联东欧地区经济转轨的国家也成为不可忽视的方面。具体地分析,可以总结出 90 年代国际资本流动的一些特点:

1.90 年代因世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趋势继续发展,促使国际资本流量增大,速度加快,国际资本有膨胀的趋势。并且,随着发展中国家实施一些更受欢迎的管理和私有化计划,以及宏观经济实绩的改善,吸引了更多国际资本流向发展中国家,且国际资本流向发展中国家的障碍进一步拆除,这无疑会对未来的国际资本流动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又由于世界经济的区域化和集团化倾向的加强,所以国际资本的集团内和区域内流动明显。这是不利于区域外国家吸引外资的,如果再直接或间接地实施一些国际资本区域间流动的管制措施,更会加重这种不利因素。

  1. 在工业化国家中,美、英、法等国是重要的国际资本的输出者,同时又是国际资本的主要利用者。日本、德国、瑞士、荷兰、瑞典等国家虽也有国际资本的流入,但和巨额的国际资本的输出相比显得微不足道,是国际资本的净供给国。发达国家国际金融市场和国内金融市场是连成一体的。国际资本流动主要采取证券化这一完善的形式,近

    60%的国际资本是通过债券融资的,且固定利率的直接债券融资占绝对优势,占总资本量的 45%强,是包括浮动利率债券等其他债券融资量的 3 倍。通过辛迪加贷款进行融资的比重日益下降,到 1993 年只占 16.13%,显示出国际银行辛迪加贷款重要性的下降。通过国际股票发行进行融资,从 1988 年以来始终只有不到 5%的比重。而通过欧洲票据进行融资却维持了 20%左右的比例。1993 年全球国际资本来源总量达 8000 多亿美元。

  2. 发展中国家虽然增加了利用外资的数额,且中东石油输出国和其他一

些新兴国家还有一定数量的资本输出,但在整个国际资本流动中,仍只占很小的份额。且由于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收入组别及不同的经济市场条件,净资本流动的趋势是迥然不同的。一般来看,中等收入且金融市场比较完善的发展中国家,如巴西、墨西哥等国,多吸收了证券资金形式出现的私人融资, 而市场条件不太完善的国家,如中国、越南等国,多设法吸收以外国直接投资形式出现的私人融资。而处于经济转轨期的前苏联东欧地区国家,由于种种不稳定、不明朗的因素,以及宏观经济业绩欠佳,很难吸收各种形式的外国私人投资,国际银行贷款就更加困难,故主要依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及工业国家组织的多边或双边的官方援助或贷款来解决本国急需的资金,但数量有限。大多数低收入国家,由于不同的原因,无法吸引国际投资者,故无法吸收近来高涨的私人融资。它们的净资本流量停滞不前,只能主要依靠官方融资来满足融资需求。在发展中国家中,它们得到的外资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