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国际收支调节的概念
国际收支调节,指一国政府从本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自身需求出发,或出于对来自世界上其他国家压力的考虑,采取某种或某些经济或行政手段,对本国的对外经济活动或外商在本国的经济活动干预和管理,从而改变本国国际收支的规模和结构。
无论一国政府调节国际收支的直接动因是什么,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消除本国国际收支给本国社会、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并使之向有利于本国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方向转变。
显然,国际收支调节应包括如下内容:
首先,一国政府应在充分理解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的基础上,对本国的国际收支状况进行综合的分析和评价,以确定国际收支状况是否合理,是否需要进行调节。若需调节,则还应确定是全面调节还是局部调节,是总量调节还是结构调节,同时还应明确调节的具体目标。
其次,分析造成不合理国际收支状况的各种原因,采用项目分析法,逐项分析差额的原因及其差额对总的国际收支状况的影响程度。同时采用动态的纵向分析、横向分析,以将国际收支状况的分析进一步置于历史的、世界范围的角度下,使分析更全面、更有说服力。在找出各种原因之后,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根据它们影响力的大小,确立其主次关系。
最后,依据一定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并借鉴国内外已有的各种收支调节的经验和教训,针对引起国际收支不合理的主要原因,制定出适合本国实际的调节政策和方案,并加以贯彻实施。
在解决当代国际收支不均衡的调节问题时,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一些值得借鉴的原则:
-
应是针对国际收支不均衡的原因或类型来拟订调节方案。
-
应当权衡各种可供选择的政策手段的功能,可能产生的利弊得失,采取调节国际收支功效最大的政策手段。估价政策功效的尺度应是其生效的快慢、效果的强弱和持续时间的长短等因素。
-
应当考虑“反馈”作用,即各种政策手段的相互作用与反作用,国际收支某个项目的调节对于其他项目的影响及后者的反作用,国与国之间调节手段的相互作用与反作用。
-
应当考虑本国涉外经济部门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以及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总而言之,必须联系开放与发展的性质。程度或阶段,全面估量、判断、决策国际收支调节问题。
-
应当考虑国际收支调节时机的选择,正确预测、判断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及世界金融市场的走势等,找出时机,果断调节,使国际收支状况尽快恢复平衡。
此外,在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发展及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还应注意到, 不同的国际收支均衡的概念,会引起不同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这是因为对国际收支均衡概念的理解不同,或者表现在国际收支均衡的内容不同(比如只看贸易项目差额与注重贸易项目与资本项目总和之区别),或者表现在国际收支均衡的范围理解不同(比如只重外部差额的调节与注重内外同时平衡的区别),或者表现在对国际收支意义的认识不同(比如只肯定其对汇率的影响与同时肯定其对经济、汇率、储备的影响的区别)。总之,不论表现在哪一方面,对国际收支均衡概念理解的差异,均会涉及经济变量多少的差异, 经济变量相互间位置、关系或态势的差异,从而要求有不同的政策配合和不同的调节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