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战后西方国家的资本流动一、战后西方国家的资本输出
战后西方国家的资本输出在方向、形式、结构以及质量和数量等方面,
都与战前有很大的不同。西方国家一方面主要采用输入国乐于接受的援助、贷款、投资以及其他合作方式进行资本输出,另一方面,不论在其规模和数量等方面,都有巨大的发展。
(一)战后西方各国资本输出的巨大发展
首先,美国的资本输出,包括国家资本和私人资本,其增长之快,规模之巨,都绝非战前所能比拟。美国的资本输出总额,1946 年为 394 亿美元, 到 1982 年猛增到 8342 亿美元,增长了 20.1 倍。其中,私人资本 1946 年的
输出总额为 135 亿美元,1982 年增长到 7263 亿美元,增长了 52.8 倍。到 1986
年底美国海外私人投资累计额已达 10680 亿美元,其中三分之一投放在西欧,约三分之一投在包括加拿大在内的西半球国家,其他国家占另外的三分之一。
战后联邦德国资本输出的急剧增加开始于 50 年代后期。50 年代末,联邦德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累计为 24.2 亿马克。而 60 年代资本输出总额已达
521.5 亿马克,其中借贷资本 175.4 亿马克。到了 70 年代,资本输出达 1223.3 亿马克,其中直接投资 530.9 亿马克,占资本输出总额的 43.4%。1979 年底, 联邦德国的直接投资累计为 600 亿马克,跃升为世界上对外直接投资第四大国,仅次于美国、英国和荷兰。80 年代以来,联邦德国的资本输出仍在迅速增加。1980 年至 1986 年的 7 年中,资本输出共计 2525 亿马克,在此期间证券投资为 1033.4 亿马克,在资本输出结构中已经超过直接投资而占居首位。
战后其他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输出都有较大的发展,表 3—1 是截至
80 年代中期西方主要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情况表
表 3-1 西方主要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 单位:亿美元
1984 年累计 1985 年累计
美 |
国 |
2130 | 2327 |
---|---|---|---|
英 |
国 |
1006 | 1169 |
联邦德国 |
366 | 524 | |
荷 兰 |
405 | 555 | |
日 本 |
379 | 440 | |
加 拿 大 |
324 | 361 |
合 计 4601 5376
(二)战后国际资本的流向变化
战后,西欧一直是美国投资的重点,70 年代末,美国对西欧的直接投资占私人资本输出的比重达 42.3%,1979 年投资额达到 814.6 亿美元。联邦德国的私人资本输出主要集中于欧美等西方工业国家,其比重超过美国,这些国家大约吸收了其四分之三的对外直接投资。1984 年底,联邦德国私人对外直接投资累计为 1109 亿马克,而对西方工业国投资却达 900 亿马克,占81.2%。英国和法国在战前和战后初期,资本输出集中于殖民地和附属国,六七十年代后,投资重点转向西欧和北美。1988 年国际金融市场的中长期贷款总额为 3700 亿美元,其中经合组织成员国就吸收了 3300 亿美元,占 89%, 发展中国家只得 23 亿美元,占 7%。
七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对美国的直接投资急剧增加,1984 年对美投资比重达到 40%(参见表 3-2)。表 3-2 1985 年西方主要国家对美国投资集
中程度(%)
对美国投资比重 |
对发展中国家投资比重 |
|
---|---|---|
英国( 1984 年) |
51.4 |
31.8 |
联邦德国 |
56.2 |
2.6 |
法国 |
45.4 |
28.3 |
荷兰 |
29.8 |
16.7 |
日本 |
44.2 |
34.9 |
加拿大 |
665.4 |
10.1 |
日本是个例外。它的对外投资集中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洲、东南亚和拉美国家。不过,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对欧美的投资也在增加。
(三)战后对外投资产业的特征
战后西方国家对外投资的重点是制造业,但对第三产业特别是金融信贷业的投资比重正在迅速增加。原因是:(1)出口规模大,对外投资扩大无疑会导致出口规模扩大,而出口扩大又要求对外投资进一步增加;(2)这些部门资金雄厚,有相对过剩的财力向外扩张;(3)一般说来,这些部门技术和专业性较强,外国对此是需要的。
自 70 年代以来,以金融信贷、银行保险为主体的对外劳务投资有了飞跃发展。
(四)战后西方各国国家资本输出显著增加
1945 年 12 月,美国和英国签订了财政协定。协定规定美国给英国 37.5 亿美元的低息贷款,其条件是英国要批准布雷顿森林协定和支持美国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计划。又如美国规模宏大的马歇尔计划与杜鲁门的第四援助计划,都是国家资本输出的典型。
战后日本政府的资本输出大体上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1950— 1958 年)日本政府以赔偿的形式进行经济援助。其中对缅甸、菲律宾、印尼、
越南四国给予的经济赔偿,总额达 10.12 亿美元。第二个时期(1958—1969 年)主要对印度和巴基斯坦提供日元贷款。前后各提供了四次。贷款形式有工程建设项目贷款和商品贷款。70 年代以来,日本政府的资本输出进入蓬勃发展的第三个时期。具体表现在:(1)在质和量方面扩大和改善“政府发展援助”。1984 年日本政府发展援助已达 43.2 亿美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0.34%; (2)放宽援助条件,增加援助中赠款的比例;(3)适应发展中国家在学术、文化、医疗、教育等社会发展方面扩大合作的要求,扩大了技术合作贷款。80 年代以来,日本加强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的援助贷款。
战后联邦德国政府比较重视发展援助,把发展援助作为加强南北对话, 扩大出口,改善双边关系,并为其经济政治利益服务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从1950 年到 1984 年的 34 年间,发展援助总额共计 2417.5 亿马克。联邦德国
政府的多边援助,主要是国际贷款和赠款。1950—1984 年多边援助累计 494.5 亿马克。双边援助为财政援助、技术援助和无偿援助,1952—1984 年双边援助额累计为 1829.4 亿马克。
对外援助是英国国家资本输出的主要形式,主要目的是维持英国对原殖民地势力范围的影响和带动商品输出,并为私人投资铺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