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吠陀时代

雅利安人侵入印度之后的历史的史料主要保存在《吠陀》,①以及解释《吠陀》的《梵书》、《森林书》,《奥义书》,以及两部大史诗中。《梨俱吠陀》是最古老的一部,其编纂年代大约在公元前十二到九世纪,反映了公元前 1500—900 年时期的情况。史学界一般都把《梨俱吠陀》所反映的时代称作“早期吠陀时代”。娑摩吠陀,是从梨俱吠陀那里摘录下来的颂歌节句, 按其在祭仪中使用的需要排列而成。耶柔吠陀是祭祀和奉献牺牲时使用的祷文集,是祭司主持祭仪时的手册。阿闼婆吠陀成书较晚,是驱魔禳灾、平息神怒的咒语,其中夹杂着许多世俗生活方面的内容,与梨俱吠陀大不相同。这后三种吠陀成书较晚,所反映的时代为公元前 900——600 年或更晚,史称后期吠陀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