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殖民城邦的产生

殖民运动的原因 公元前 8 至 6 世纪,希腊人进行了广泛的殖民运动,

② 普鲁塔克:《忒修斯传》(旧译《提秀斯传》,24—25;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1,2,5— 6; 2,15,1— 2。

殖民者的足迹遍及整个地中海、黑海沿岸,殖民成为古风时代希腊史的主要内容之一。希腊人殖民的原因是复杂的,基本动因是过剩人口的压力,迫使在本国走投无路的人们到外乡去寻找生存空间。造成人口过剩的原因有两个:人口的自然增殖与人为的土地兼并。希腊半岛同大河流域不同,耕地面积受到严格局限,而荷马时代的较平静的定居生活又导致人口增殖加快。考古材料证明在古风时代初期,许多荒芜的地区出现了村落;一些古老的居民区,如迈锡尼、提林斯、雅典,人口明显增多。新一代的公民难得在本国分得赖以安身立命的耕地,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如斯巴达的“处女之子”① 们便是一例。新兴的城邦只好把多余的人口送到海外谋生。在组织殖民活动时,城邦有时不得不采取非常措施。如库列涅用抽签决定殖民人选,中签者若拒绝出行将被没收财产、判处死刑。除人祸外,天灾也是促使殖民的因素之一。如铁拉岛人赴北非库列涅初次殖民时便由于连年干旱,颗粒无收。① 另外,城邦政治斗争的失败者也往往携带追随者飘洋过海,远走他乡,象南意大利的列基乌姆邦便是由卡尔西斯的政治流亡者所建。①因直接商贸目的殖民的例子很少,但殖民地的建立以及城邦的形成在客观上促进了殖民地与母邦或姐妹邦的商贸、文化交往。在埃及,法老曾拨出部分土地作为希腊商人的落脚点,但此类现象极为稀少。

殖民的过程及意义 希腊殖民活动集中在异族统治力量薄弱的地区,即西北和东北地区。那里的居民政治、经济和文化都较希腊落后,如西西里的西塞尔人,东北色雷斯沿岸居民和黑海沿岸的斯基泰人等。上述殖民地区有适于农耕的平原和适于人生存的水源,便于交通往来,容易自给自足。朝西的殖民始于公元前 750 年左右,优卑亚岛的凯尔基斯与埃列特里亚人率先在今意大利那不勒斯附近破土建邦,拉开了绵延两个世纪的大殖民运动的帷幕。此后,一波又一波殖民浪潮自东向西打向意大利、西西里、高卢、西班牙沿岸,一个个城邦接踵而起,其中科林斯人在西西里建立的叙拉古邦后来成为西地中海最强大的希腊人国家。东北方向的殖民约始于公元前 700 年, 同样由优卑亚人开其先。以后希腊本土、爱琴海其它岛屿和小亚细亚的希腊人也加入殖民行列。色雷斯、赫沦斯滂、黑海沿岸陆续有殖民者安家落户。在殖民过程中,经常出现母邦分出女儿邦,女儿邦分出孙女邦的情况。殖民者一次多则几百,少则几十,选出或由母邦任命首领,订立契约,征得神祗, 携带母邦的圣火,然后才踏上殖民的路程。有时几个城邦联合行动,事先设计好在殖民地实行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如权力和土地的分配。殖民者在契约基础上形成的集体就是新邦的公民集体,同母邦一开始就脱离了政治隶属关系。母邦与女儿邦、孙女邦的密切关系主要限于血缘、宗教和其它思想文化以及商贸联系。至公元前 550 年左右殖民运动结束时,共约 44 个城邦的公民

在异族境内建起 139 个殖民地,环绕在地中海和黑海沿岸。

对于希腊人来说,殖民等同于一次地理发现,极大地拓展了希腊世界的范围,开阔了希腊人的眼界。从此,希腊本土与整个地中海、黑海地区成为一个有密切文化联系的整体。殖民还使希腊本土的社会矛盾有所缓解,导致

① 当时劳动生产率低下,1/6 的剩余已为数可观。见亚里斯多德:《雅典政制》,2;普鲁塔克:《梭伦传》, 13。

① 关于梭伦改革的内容,见亚里斯多德:《雅典政制》5— 8;普鲁塔克:《梭伦传》。

① 亚里斯多德:《雅典政制》,12。

大批新城邦的形成,扩大了希腊城邦之间的经济往来,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增加了奴隶的外部来源。但另一方面,希腊殖民也伴随着侵略和暴力,殖民者的成功是建筑在当地土著居民痛苦基础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