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雅典的兴起

阿提卡的统一与贵族国家的建立 雅典位于中希腊的阿提卡半岛,境内的山岭将半岛分割成 3 个相邻的小平原,阿提卡平原居其中,适于农业发展。半岛西岸有适于航海业的良港派里厄斯、法利尔等。山区虽然瘠薄多石,但盛产优质陶土,还蕴藏着为希腊建筑艺术所需的大理石和银矿,这有利于雅典人在农业基础上发展手工业和商业。

早在成文史前阿提卡就有人居住。在迈锡尼文明时期,这里曾兴起过一个小王国,但随着迈锡尼文明的崩溃而消失,进入荷马时代,阿提卡居民分

① 斯巴达国王为终身职,具有立法职能的元老也是终身职。

① 见普鲁塔克:《吕库古传》8。

属 4 个相对独立的部落,①互相之间经常发生冲突。大约公元前 9 世纪末或 8

世纪初,纷争不已的 4 部落被政治强人统一了起来,后来的雅典人把一个叫作提修斯的王作为统一阿提卡的英雄。

相传提修斯以雅典为中心建立了中央议事会,将各部落成员分为贵族、农民和手工业者 3 个等级,承认了社会分化和分工的现实,并规定只有贵族才能担任社会公职,如宗教和行政官职,这样就使氏族部落管理机构正式变为贵族独占的国家机构,形成了以国王为首的贵族国家。①约公元前 8 世纪上

半叶,雅典设立了终身执政官职务,由 3 人组成,表明王权的衰落,约公元

前 753 或 752 年,又设立了非终身制的执政官职。随后的逻辑结果便是废除

王政,在公元前 682 年建起贵族共和国,执政官扩大为 9 人,任期一年。离任执政官自动进入贵族会议。该机构实际把握着国家权力,直接任免执政官和下级官员,决定政策导向,议员皆为终身职,而公民大会只是贵族政治的附属物。

梭伦改革 古风时期是新旧交替时期,原始公有制剧烈瓦解,私有制逢勃发展,各地都出现平民与贵族围绕土地和债务的尖锐斗争,雅典也不例外。贵族不断利用自己的政治、经济优势侵吞平民的土地。欠债的农民如不能按时还债,其抵押的份地就归债权人支配。如果份地不足以抵偿债务或用人身抵押的债务人未能还清债务,其家人及自身就会成为债权人的奴隶,甚至被卖到国外。未变为债奴的失地农民被迫成为富人的被护民和六一汉,为富人耕种土地并将 1/6 的收成交给土地的主人。①这种现象在公元前 7 世纪末叶空前严重,农民抵押土地的债碑在阿提卡比比皆是,平民和贵族的矛盾尖锐化, 社会动荡不安。公元前 632 年,一位富有野心的贵族青年基伦利用形势夺取

政权,建立个人统治,但失败被杀。公元前 621 年,执政官之一德拉古编定

严苛的成文法,以加强贵族的统治。公元前 594 年,平民准备以暴力推翻贵族政权,内战一触即发。在危急的关头,梭伦被选为拥有立法和改革现存制度的非常权力的执政官,受命调停矛盾。

梭伦虽出身贵族,但家财中等,向来不满为富不仁的行径,同情平民的遭遇。他上台之后实行一系列有利于平民的改革,内容包括:1.颁布“解负令”,废除一切公私债务,拔除到处竖立的债权碑,禁止以人身作为借贷抵押,因欠债而被抵押的人予以解放,赎回卖到海外的雅典人。2.为防止土地再次集中,规定公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即限田措施。(因史料不足,未留下限田的具体数字)。3.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的等级并规定相应的义务和权利。第一等级为 500 斗级,凡地产收入在 500 斗以上的公民均列入此级。

第二等级为骑士级,指地产收入在 300 斗至 500 斗之间、拥有养马能力的公

民。第三等级称双牛级,地产收入在 200 至 300 斗之间。第四等级为雇工级,

系年收入在 200 斗以下者的少地公民,经常受雇于他人以弥补地产的不足。四等级公民各自的人数不详,从后期史料推测,前两个等级为富有者,人数不到千人。后两个等级约 3 万余人。按地产收入划分等级说明雅典公民成分

① 但正如普鲁塔克所说:关于“吕库古的事迹,真是没有一件是没有 争议的。他的出身、游历、去世的情况,尤其是作为立法者和政治家的所作 所为,都存在着截然不同的叙述。”见《吕库古传》1。

① 参见色诺芬:《拉凯戴梦人的政制》13—15。见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世界古代及中古史资料选集》, 第 159—161 页。

① 关于监察官的情况,见普鲁塔克:《吕库古传》,7。

比较单一,基本是土地所有者。国家的高级官职由头两个等级的人担任。第三等级可担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只有公民大会的参与权与选举权,以及民众法庭审判员的被选举权。但富有者担任高级官职的权利是同负担较多的社会义务联系在一起的。头两级公民需置备较昂贵的骑兵装备,在其它公共义务上,如节庆活动和建造军舰等事务上都要承担较多的份额。第三等级的军事义务是担任军队主力重装步兵,同样要自备武器与粮草。第四等级只担任轻装步兵和水手。4.设立新的政府机关 400 人议事会和新的司法机关民众法庭。400 人议事会负责为公民大会准备议案,前 3 个等级的公民具有当选议事会成员的资格,民众法庭则对所有公民开放,成为国家最重要的司法机关。此外,为了解决人多地少、就业不足的问题,梭伦打破社会流行的轻视手工业、商业的思想,提倡公民的后代学习手工技艺,鼓励外邦工商业者移居雅典,确立财产自由转让的原则。①

梭伦改革对雅典历史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改革是雅典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它消灭了债务奴隶制,恢复并稳定了独立的小农经济,缓和了公民社会的矛盾,为雅典公民集体的健康发展、形成自主独立的公民意识奠定了牢固的经济基础。改革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重新配置了国家权力,提高了平民的政治地位,使普通公民能够参与决定国家命运和自身利益的政治活动,从而增强了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使政体向着民主制方向发展迈出了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改革采取与斯巴达截然不同的措施,鼓励工商业的发展,为雅典的经济繁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可以说没有梭伦改革,就不会有雅典的民主政治,不会有雅典经济和思想文化的繁荣。梭伦信奉温和、适度的中庸哲学,在改革中从公民整体利益出发,不走

极端,对平民和贵族的要求既满足又不完全满足,用他个人的话说就是:“我所给予人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加多,即使是那些有势有财之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①他拒绝了无地、少地公民要求重分土地的激进要求,使前两个等级的富人仍然在国家机关中占有一定的优势,因而他只是缓解却没能消除公民集体中的深刻矛盾。

毕西特拉图家族的统治 梭伦改革之后,雅典政治斗争仍在继续。有两年因派争过于紧张,竟未能选出执政官,史称“无政府年”。各种力量经过分裂组合,逐渐在公元前 560 年左右,形成了三个政治分野明显的派别—— 平原派、山地派和海岸派。三派名称均从各自主要成员的田产所在的地区位置而来。平原派和海岸派的土地靠近雅典城,只是后者处在阿提卡东南的滨海地区。山地派多系东部与东北部山区的公民,其领袖是出生于东部山地布洛隆村的贵族毕士特拉图。由于山地派在合法斗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而毕西特拉妥力求以非法手段夺取政权。他先后三次发动政变。第一次政变(公元前 560 年)被平原派和海岸派的联盟所挫败。第二次他与平原派联手暂时

掌握了政权。后与平原派的联合破裂,又被赶下了台。公元前 546 年他东山再起,借助外籍雇佣军的力量第三次成为雅典的僭主,即成为非法获得政权的人。为了巩固个人统治,他收缴了公民的武器,建立起一支 300 人的私人

① 见色诺芬:《拉凯戴梦人的政制》,2— 4;普鲁塔克:《吕库古传》14—16,19。载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编译:《世界古代及中古史资料选集》第 165—171 页。

① 见亚里斯多德:《雅典政制》,片断 5,载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编:《世界古代史史料选辑》(下),第 325 页。

卫队,把自己的住所安在卫城之内,成为凌驾于公民集体之上的君主。但他的统治并非君主专制,而是尽量披着合法外衣的温和的君主制。他在不损害个人统治的前提下保留了梭伦改革成果,公民大会、400 人议事会、民众法庭照旧发挥效能。他对政敌取宽大态度,允许曾经反对过自己的人返国。他还将流落到城市中的无地贫民送归农村,分给他们土地,并注意扶持小农, 免去他们的部分欠税,设立巡回法庭,方便农民告状。他还注意发展手工业、商业,促进外贸,雅典的陶器因此流行于地中海、黑海地区,排挤了科林斯陶器。随着工商业的发展,雅典首次引进了铸币。作为这种经济进步和政治稳定的折射,雅典成为希腊诗人、学者经常拜访的地方,荷马史诗正是在这一时期的雅典编定成文。毕西特拉图的上述措施在客观上巩固了梭伦改革后形成的一整套国家制度,打击了旧贵族势力,把雅典从派争的混乱中解脱了出来,因而具有积极意义。

公元前 527 年,毕西特拉图病逝,其子希庇亚斯和希巴库斯继位,共理国政。后滥用权力,引起公民的普遍不满。贵族出身的平民领袖克里斯提尼于公元前 510 年设法请来斯巴达军队,结束了庇西特拉图父子两代的统治。克里斯提尼改革 在僭主政治后的雅典,贵族不同集团,不同家族的政

治角逐重新活跃起来,平民和贵族的斗争仍在继续。约公元前 509 年,执政官克里斯提尼进行了一次重大政治改革,旨在打破按血缘划分居民单位的传统,削弱贵族在各自所在部落的政治影响。他将阿提卡的滨海、城区与内地三大地区各分成 10 个区建制,称三一区。每一地区各拿出一个三一区组成一

个行政区,即地域部落。这样阿提卡就从原 4 部落的基本划分变为 10 部落划

分,每个部落包括 3 个不相邻的三一区。部落的基层单位仍是自治村(德谟),

当时约 150 到 170 个。每村有村长,公民登记、基层选举和征兵等事项以村为单位由村长主持进行。于是公民权和氏族的族籍失去联系。由于部落的变化,原以 4 部落为选举单位的 400 人议事会便不再适应需要,代之以 500 人

议事会,每部落出 50 名代表。议事会权力增大。此外,克里斯提尼创造了独特的陶片放逐法,以民主的方法反对民主的敌人。操作程序为每年召开一次特别公民大会,讨论国内是否存在危害民主制度的公民。如果大会认为有这样的人,便召集另一次特别大会,公民可将危害者的名字写在碎陶片上。写有同一人名的陶片数量超过 6 千即表示多数通过,此人应被放逐国外 10 年。放逐期间不牵连家属并保留被放逐者财产。10 年期满,被放逐者恢复公民权。②

克里斯提尼改革最终结束了雅典国家政体从贵族制向民主制的过渡,从而在世界文明史上首次确立了一整套民主体制,对希腊文明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卓越贡献。此外,改革对有害于公民集体团结的氏族制残余予以沉重打击,进一步巩固了城邦。从此,摆脱了内部激烈纷争的雅典在政治上经济上迅速崛起,成为希腊世界的一大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