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佛教的创立

佛教为释迦牟尼所创。按我国传统的说法,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 566 年,

死于公元前 486 年,是伽毗罗卫城(在今尼泊尔境内)的统治者净饭王之子, 属刹帝利种姓。他的原名为悉达多,姓乔达摩。释迦牟尼是他得道后所获的称号,意为“释迦族的圣人”。悉达多自幼过着舒适无忧的生活,也受过严格的教育。二十九岁出家,三十五岁得道,以后在恒河流域的摩揭陀等国收徒传教,被门人奉为“佛陀(Buddha)”,意为觉悟者。

早期佛教最初是作为一个反对婆罗门教的宗教派别出现的。它反对婆罗

① 印度河流域的铁器最早出现于早期吠陀时代。《耶柔吠陀》和《阿闼婆吠陀》中把它称作“黑铜”。考古学家在印度北方发现了一些属于早期铁器时代的铁器遗物,据碳 14 测定,为公元前 1025± 110 年。

门教所坚持的种姓制度,认为人的解脱与否,不凭种姓出身,而全靠自己的所作所为,各个种姓的人都能修道,都可以凭自己的努力求得解脱,用不着婆罗门,也用不着求神。

佛教不承认种姓间的区别,提倡“众生平等”,当然这里的平等仅仅是指宗教范围内的平等,但无可否认,它的提出对于婆罗门所极力维护的种姓血统论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早期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说。四谛意即四种“真理”。这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①

苦谛,主要讲现实存在的种种痛苦。佛教认为人生一切皆苦,主要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盛阴苦。

集谛,是说明人生多苦的原因。佛教认为,人生之所以产生上述八苦, 其根源在于“欲爱”。人们总是有追求淫乐的欲望、有希望长生的欲望,也有掌握权力的欲望。可是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变化无常的,连“我”都是多种因素的暂时结合,并非真实的存在,因此,人的欲望总会落空。而人的欲望一旦落空,就会产生痛苦。佛教还吸取了婆罗门教的轮回说,认为人有欲望就会有言行,有因果循环,就会有生死轮回之苦。

灭谛,就是指消灭痛苦、消灭苦因、消灭欲望的真理,佛教称这种境界为涅槃。所谓涅槃,意即灭、灭度或圆寂,这是佛教所幻想出来的不生不灭、永远超脱轮回的一个寂静的境地,是佛教全部修行所要达到的最高理想。实际上它只是死的化名。

道谛,是指为实现佛教理论所应遵循的手段和方法。要达到消灭痛苦的方法,就要学习教义,遵守戒律和八正道。

所谓戒律,主要是指信徒在道德实践中所要做到的五戒和十善。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十善是以五戒为基础扩充而来的,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挑拨离间)、不恶口(不骂人说人坏话)、不绮语(不花言巧语)、不贪欲、不慎恚(不愤怒)、不邪见(不违背佛教的见解)。“五戒”和“十善”实际上就是世俗道德的神圣化。“八正道”意为八种通向涅槃的正确方法或途径,它以四谛为标准,“八正道”包括:“正见(信仰正)”、“正思维(决心正)”、“正语(语言正)”、“正业(行为正)”、“正命(生活正)”、“正精进(努力正)、“正念(思念正)、“正定(精神集中)”。其中最根本的一道是正见,即坚定不移地信奉佛教的教义,其余七道则是在正见的基础上言论行动的不懈修行。

佛教认为,按此修行,便可不断去“恶”积“善”,修成阿罗汉或成佛, 到达智慧和解脱的彼岸。

早期佛教因为不排斥低等种姓的人入教,教义通俗易懂,讲道深入简出、对信徒既不要求花费大量的金钱从事祭祀,又不要求从事折磨自己的苦行, 因而能得到快速发展,并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一个新教派。到释迦牟尼去世后的一、二个世纪,佛教不但在次大陆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而且也传播于南亚次大陆以外的广大地区,以后又逐渐传入中国和东南亚的许多国家和地区。

在佛教传播过程中,对其教义的理解产生了分歧,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教

① 在首陀罗中,也有一部分失去雅利安人公社成员资格的雅利安人。

派。虽然,在佛教史上的几次大的集结中,都曾力图统一对教义的认识,但终于不能。公元一世纪,佛教分裂成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小乘佛教坚持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不承认神的存在,不崇拜偶像,主张自救,通过修道得到解脱,但不一定每个人都能成佛;而大乘佛教则认为存在神,而且把释迦牟尼也变成了神,因而崇拜偶像。大乘佛教还认为解脱不仅要靠自己努力, 还可借别人之助,于是出现了菩萨,普渡众生,还提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