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原始精神文化

一 语言文字

精神文化是人类思维活动的结果,而思维是通过语言工具进行的。分节语约产生于晚期猿人时期,大概在当时它只具有声音和意义的区别,随着时间的推移,词汇量和词义的容量在逐渐增大。至晚期智人时期,人类已形成至少 4000 种以上的分节语言,每一种都有自己复杂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结

构。以社会进化最为缓慢的澳大利亚土著为例,他们语言的词汇量达 10000 个,超出印欧语系中一般袖珍小字典的词汇数量。其中不仅有大量具体的概念,也有个别抽象的概念,如鱼、蛇、树等,但缺少高度的抽象,没有动物、植物的总概念。这是原始语言突出的特点,和原始人思维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

在氏族社会末期,已能辨认出各自具有相似的语法和出于同源的最大语言系属——语系。在东亚形成汉藏语系(根据语系内部的相似程度又可分为汉泰、藏缅、壮侗、苗瑶语族)。在南亚形成达罗毗荼语系、蒙达语系、蒙

—克梅尔语系。在东南亚和大洋洲形成马来亚—波利尼西亚语系。在中亚形成阿尔泰语系,包括突厥、蒙古、满—通古斯语族,也有人把朝鲜语列入该语系。在西亚、北非形成闪—含语系,包括闪语族(古希伯来语、阿卡德语、阿拉伯语等)和含语族(柏柏尔语)。闪—含语系群以北是高加索语系,以南广大地区形成的是班图语系。在欧亚地区则产生了印欧语系,包括日尔曼、斯拉夫、罗马、克尔特、希腊、伊朗、印度等语族。此外还有一些较小的语系和特殊的语族。

语言的发展不仅表现在声音符号的复杂化、系统化,而且反映在文字符号的诞生上。最原始的记忆符号是人为设计的某种物体,如草捆、石头堆, 而后是刻木、结绳或用绳串连的贝壳等方法。由于结绳等方法记忆的信息有限,无法表达较复杂的想法,所以人们进一步发明出图画文字。常见的图画文字既可表现某一具体事物,也可表现重大历史事件,它们多被刻画在岩石、树皮上。北美的印第安人、西伯利亚北部的氏族部落、赤道非洲和太平洋岛屿上的原始居民都广泛使用这种初步的文字形式。

图画文字虽然能存储许多信息,但写起来很不方便。于是人们对它加以简化,逐渐变成能正确表达语词的、系统的象形文字,有固定的表意或表词、表音的符号。象形文字的出现往往是由于阶级社会和国家管理的需要,标志着文明时代的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