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发展简介

1888 年,奥地利植物学家莱尼茨尔在做加热胆甾醇苯甲酸酯结晶的实

验中,发现在 145.5℃时,结晶熔化成浑浊粘稠的液体,继续加热到 178.5

℃时,就形成了透明的液体。第二年,德国物理学家莱曼又发现,上述 145.5

℃~178.5℃之间的粘稠浑浊液体还具有光学各向异性的特点,于是莱曼把这种具有光学各向异性、又具有流动性的液体称为液晶。莱尼茨尔和莱曼

① 甾读作 zāi。

都曾经观察和注意到,把胆甾醇苯甲酸酯或胆甾醇醋酸酯的熔化液逐渐冷却至凝固点之前时,会出现许多独特的鲜艳色彩。

在以后的几十年里,许多科学家对液晶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研究和进一步的实验探索,但在液晶的实用方面还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近 10 多年来,工业、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促进了液晶的研究,在液晶光学、液晶分子物理学、生物液晶等领域都取得了进展,尤其是室温液晶的研究, 更促进了液晶的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