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星的运动

远古时代的人们,就已注意到日月星辰等天体的运动具有周期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是根据太阳和地球间的相对运动而使人们自然形成的生活节奏。但究竟是“天动”还是“地动”,在历史上曾经有过长期的争论。

公元 2 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玫(约 90—168)综合了许多天文学家的观测资料,提出了地心说,认为不动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这种观点是基于从地球上观察天体位置的变化,以为所有天体都围绕地球转动,这与当时教会认为“地球是上帝的宝座”的观点相吻合。“天动”的观点一直持续了 1000 多年。到了 16 世纪,随着航海事业的发展,各种观测手段的日益完善,积累资料的日益丰富,人们逐渐发现地心说与实际观测的结果有越来越大的矛盾。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1473—1543)于 1543 年发表了

《天体运行论》,提出与地心说完全相对立的日心说,认为地球和其他行星都是环绕太阳运行的,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并明确指出人们观察到的太阳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自转所引起的。《天体运行论》以大量的观测事实为根据,以严密的数学运算来论证日心说的观点,并准确预言月食和当时已知的行星的位置,使自然科学摆脱了神学的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