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调楚曲漫话

湖北是有名的戏剧之乡,地方剧种不下数十种,每一剧种都有其独特的表演艺术和优美的音乐唱腔,其中汉剧、楚剧最为杰出。

汉剧,本名汉调,旧名楚调,1914 年正式定名为汉剧。汉剧是我国戏曲艺术最古老、最有影响的剧种之一,迄今已有 300 多年的历史。汉剧的声腔系统是由西皮、二黄结合而成的皮黄腔,是我国四大声腔之一。西皮源于陕西梆子,但经过了襄阳腔的演变;二黄源于安徽、江西的地方腔调。西皮高亢激越、刚劲有力,二黄细腻柔和、委婉悱恻。二昔在明清时期随着商人的流动荟萃于九省通衢的汉口,互相交流影响,最终形成了融南北声腔为一体的汉剧。在汉剧发展过程中还形成了荆河、襄河、府河、汉河四大流派。由于汉剧撷取了南北戏曲声腔之美,因此它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又因为汉口水路交通的便利,它向四周扩散,流传到江西、安徽、湖南、广东、广西、四川、陕西、山西、云南、贵州等地。直到今天,广东、陕西、山西部分地区的老百姓仍然爱看、爱听汉剧。汉调还曾流传到北京,促进了京剧的形成和发展。至今保留在京剧舞台上的韵白(湖广音)以及反二黄等唱腔都有汉剧的影子。

汉剧的行当细致齐全,有末、净、生、旦、丑、外、小、贴、夫、杂 10

行。剧目丰富多采,号称 800 出之多,如《兴汉图》、《未央宫》、《祭江》、

《徐母唱曹》等。建国后,武汉市汉剧院和其它专业剧团整理加工了《宇宙锋》、《二度梅》、《窦娥冤》等传统剧目,又创作出了现代汉剧《借牛》、

《弹吉它的姑娘》等优秀剧目,深受新老观众的喜爱。

如果说汉剧兴起于商业都市,其曲调较为雅顺,那么楚剧则起源于农村, 是土生土长的乡土戏剧。它的前身是黄陂、孝感一带的花鼓戏,原称黄孝花鼓,1926 年改名为楚剧。黄孝花鼓起源于黄陂、孝感一带流传的竹马、高跷等民间歌舞及鄂东“哦呵腔”,开始是人声帮腔,锣鼓伴奏,后来受汉剧、京剧影响,突破了“三小”行当,出现了正旦、老旦、老生、花脸等行当, 由人声接腔改为胡琴托腔,因此声腔日益丰富起来,现在拥有以迓腔为代表的板腔、小调、高腔等多种声腔。

楚剧剧目多取材乡村生活和民间传说,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它的传统剧目有 300 多个。近年来成功地加工整理了《葛麻》、《百日缘》、《打豆腐》、《白扇记》、《赶会》等优秀传统剧目,还创作了著名现代戏《刘介梅》、《双教子》、《追报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