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圣”故里行

天门是“茶圣”陆羽的故乡。天门古称竟陵,是江汉平原上的大县,人口 100 万以上。这里文风极盛,明代后期著名的竟陵学派创始人钟恂就诞生在这里。直到今天,天门每年都有千名学子进入各高等学府,成为全国闻名的高考“状元县”。“天上华门开,竟陵出人才”。

公元 733 年,也就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陆羽出生在竟陵镇。但他呱呱坠地即遭不幸,被遗弃在竟陵西湖边。城西龙盖寺的智积和尚早起,听到西湖边有一群大雁喧闹,他寻声而去,发现大雁正用翅膀盖着一个男婴。智积和尚善心大发,将婴儿抱回收养。长大后为他取名陆羽,以鸿渐为字,以纪念大雁庇护之恩。在天门县竟陵镇西有一道石拱桥,叫“右雁桥”,传说是当年大雁保护陆羽的地方。

陆羽幼年住寺中为智积和尚煮茶。智积和尚饮茶成癖,陆羽也染上了饮茶嗜好,从此一生钻研茶道。在竟陵镇北门外有一座“三眼井”,据说就是当年陆羽煮茶汲水的地方。“三眼井”也称“文学泉”,在泉旁现立有“唐处士陆鸿渐小像碑”,上刻陆羽端坐品茶的小像,颇有风趣。陆羽煮茶的技艺十分高超,精于品茶的智积和尚非陆羽煮的茶不喝。后来陆羽出外游历, 智积和尚便不再饮茶。这事被皇帝知道了,便召智积和尚进宫,命宫中煮茶高手煮茶供他品茗,智积和尚尝而不饮。皇帝便密召陆羽进宫煮茶,智积和尚尝后高兴地说:“这是陆羽煮的茶!”一饮而尽。

陆羽不仅善煮茶、品茶,而且四处采访制茶、种茶的方法和经验。在他毕生的努力之下,终于写出了中国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茶经》的问世对茶叶的制作、饮用知识的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也奠定了陆羽的历史地位,他被后人推崇为“茶圣”。在唐朝,陆羽被奉为“活茶神”。

在陆羽故乡的“文学泉”旁有一座“陆羽亭”,亭呈六角飞檐状,精巧典雅。每逢“茶圣”生日,人们捧茶亭中,摆上恃制的“茶花酥”祭奠陆羽。这种茶花酥,据说是陆羽隐居时寺僧特力其品茶食用而制作的油炸面点,后人称之为“陆羽茶点”。这种茶点形如茶花,色淡雅,入口松软酥甜,清香别致,耐人回味。

天门还是著名的棉花之乡,是全国优质棉乡基地。天门人用自己的巧手织、染出一 1 匹匹素雅的蓝印花布,被面、床单、枕套、门帘、头巾、围腰、包袱、兜肚、鞋帮等到处都盛开着古朴的蓝花。天门至今还保留着这样一个风俗,在新娘放嫁妆的衣箱里,必放一条“压箱”的蓝印花布。

解放前,天门蓝印花布日产万匹,竟陵镇开设了近百家染坊。清明前后是染布的最佳季节,人们赶到染坊印布,称为“赶桃花缸”。蓝印花布的构图、纹饰清新流畅,蓝白相映,赏心悦目,是难得的民间工艺品。

天门还盛产黄花菜,因其花蕾金黄,形状似针,又名金针菜。黄花菜学名宣草,又名宜男,雅号忘忧,是食疗佳品,有健胃、安神、利尿、通乳的功效。

天门现在还生产制作那不是鲜花,胜似鲜花的塑料花。天门塑料花精美秀丽,神姿风韵与鲜花惟妙惟肖,畅销世界各地。

天门还是著名的侨乡.海外游子回到故乡,观看阔别已久的花鼓戏,品尝着“三眼井”水泡出的名茶,追思着先贤的遗迹,别有一番滋味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