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中的假币

(一)疯狂假币潮

如今,许多假货流通于市场,如假烟、假酒、假药、假首饰⋯⋯令人难以置信的竟然还有假人民币。

货币,作为商品的等价物,几乎从进入流通领域的第一天起,伪造之风就没有停止过。尤其是现代,伪造之风尤为猖獗。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各专业银行总行和国家公安部门几乎相隔几天就收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报的有关发现假币的案情传真电报。仅从 1988 年至 1990 年两年间,我国公

安部门就缴获各种假人民币 66 万张,在福建、深圳、北京、上海等地,都曾

破获 10 万元以上乃至 20 万元的假币大案,全国查处的伪造人民币案件,多达数百起。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境内、境外犯罪分子相互勾结,制造假币可能会更厉害,对此,须加强防范。

(二)防范一:法律制裁

伪造货币行为严重地扰乱了国家的金融秩序和货币政策,因而是一种犯罪。对此,我国《刑法》第 122 条规定:伪造国家货币或者贩运伪造的国家

货币的,处 3 年以上 7 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对

于其中的首要分子或情节特别严重的,处 7 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可以并处没收财产。这是防范伪币犯罪的一道屏障,但是,由于伪造货币“利润”丰厚,因而一些犯罪分子不惜铤而走险,以身试法。

(三)防范之二:鉴别真伪

打击伪造货币的行为,单纯靠金融机构、政法部门显然是不行的。犯罪行为与犯罪分子隐蔽性的特点,更要求广大人民群众要有警觉。而其中最有效、最实用的却是学会鉴别真假货币。

我国人民币的防伪措施主要有 4 项,即水印、凹印、安全线、荧光油墨。水印。水印是造纸过程中通过特殊工艺形成于钞纸中的特定图案。它是

在造纸中形成的,是夹在纸中而不是置于纸的表面,迎光透视时可清晰看到。采用“水印”防伪措施,难以伪造,也利于被群众识别。我国目前在流通的第三套、第四套元以上券面上采用。

一般来说,假币上的水印是通过刻制印模等办法用色彩涂在票面上,迎光透视可以看到它“浮”在纸张的表面,而不是在纸中。真币的水印特别是固印层次感强,人物面部特点鲜明、轮廓清晰,仿制的假币水印达不到这种程度,两者易于比较。

凹印。凹版印刷是在版面上形成凹进的线条,通过版面印刷到票面上的油墨就形成了凸起的图案,具有立体感。

凹印主要有 3 个特点:凹印的雕刻特别是手工雕刻出的人物头像,一经形成就难以仿制。图案造型、线条粗细、下笔深浅等仿制者难以掌握:凹印形成的立体效果易被使用者熟悉并作为鉴别真假的依据。凹印部分线条富于变化、层次分明,用手触摸有凸感。我国第四套人民币元以上券面的正、背面主景、装饰花边、花球均为凹版印刷。1990 年版 50 元、100 元券的凹印部分在其它不变的情况下,加深了原有的版纹,使凹凸感更加明显。假币则粗糙平滑,立体感不强。

安全线。安全线是造纸过程中加入纸中的专门防伪标志,在造纸过程中将金属或塑料制成的安全线加入钞纸中,钞票印制完成后可据此鉴别真伪。

我国的安全线应用是从 1990 版 100 元券、50 元券开始的。安全线,既有完全埋在纸中的,又有部份埋在纸中、部分露出纸面的“开窗式”安全线。我国 100 元券、50 元券的安全线是金属安全线,位于票面右侧的钞纸中,是“含”于纸中的立体有型的实物,而假币则难以达到这么规范。

荧光油墨。它是指在一般照明灯或自然光下没有变化,而通过紫外灯照射即可发光或变成其它颜色的特殊油墨。

荧光油墨的应用有两种:一种是单独应用,它不属于票面图案的一部分, 自然光下看不到,只有在紫外灯照射下才可以观察到荧光油墨印制的图案。另一种是与其它油墨一起印制于钞票上,组成具体的画面,自然灯下是一种颜色,紫外灯下又是一种颜色。前者称无色荧光油墨,后者称有色荧光油墨。

我国 1990 年版 100 元券、50 元券采用了无色荧光油墨。在紫外灯照射下,可看到 100 元券左侧是汉语拼音“YIBAI”,右侧是“100”字样;50 元券左侧是汉语拼音“WUSHI”,右侧是“50”字样,伪币则往往忽视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