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苏联、东欧文学1.概述
苏联当代文学肇始于 50 年代中期社会政治和文艺思潮的历史性转折。
1953 年斯大林逝世,1956 年,苏共 20 大召开,在会上赫鲁晓夫提出要将 75
万名官员解职,并进行经济改革。老作家肖洛霍夫指出近 4000 名苏联作家中包括了一大批“死魂灵”,此前的大部分作品是“无用的垃圾”。各种迹象表现,苏联历史在非斯大林化的旗帜下揭开了新的一页。
爱伦堡中篇小说《解冻》的发表,标志着文学新阶段的到来。这部小说虽不能称为杰作,但它大胆而及时地描写了社会生活和精神领域业已出现的自由迹象,从而赢得了无数狂热的读者。在此前后出现的一批作品,如潘诺娃的小说《一年四季》(1953),奥维奇金的特写《在前方》(1953),佐林的剧本《客人》(1954),考涅楚克的剧本《翅膀》(1954)大都具有暴露倾向,形成一股被称为“解冻文学”的潮流。
在这股解冻思潮的推动下,诗人帕斯捷尔纳克将他长期酝酿、精心结撰的小说《日瓦戈医生》投给《新世界》杂志被拒绝,便于 1957 年在意大利出版,次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这部小说被指为反对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作品,作者受到公开批判。
60 年代初,随着人道主义思潮的涌动,文学对个人在历史和现实中的命运给了更多关注,作家对社会生活中的“冰冻”现象给了更有力的冲击。1962 年 11 月,《新世界》杂志发表了炮兵连长索尔仁尼琴的小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此后写监狱、流放所、劳改营生活的“集中营文学”作品相继出现。 1963 年,特瓦尔多夫斯基以手抄本形式流传两年之久的长诗《焦尔金游地府》公开发表,叶甫图什科也写了《斯大林的继承者》一诗,对斯大林时代进行抨击。赫鲁晓夫曾在别墅中朗诵《焦尔金游地府》一诗款待法国作家萨特、波伏瓦和罗伯·格利叶一行,但这些作品依然受到思想文化界正统势力的猛烈抨击。
在六七十年代,作家为争得创作自由仍需付出高昂的代价。1964 年,列宁格勒年仅 24 岁的诗人约瑟夫·布罗茨基被法庭指控为“懒汉和寄生虫”, 判处五年强制劳动,西尼亚夫斯基和凡尼尔两位作家在莫斯科被捕,罪名是在国外发表作品。他们后来均被驱逐出境。布罗茨基 1987 年以美国诗人的身
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索尔仁尼琴于 60 年代未又在国外出版了《第一圈》和
《癌病房》两部小说,1970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后受到政府严厉惩处:剥夺公民权,并驱逐出境。
70 年代以后文学创作中一个突出现象是长篇巨制不断涌现。西蒙诺夫的
《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一个夏天》三部曲,恰科夫斯基的五卷本小说《围困》都是“对战争事件作全景描写”,不仅写“战壕真实”,也写“司令部真实”。普罗斯库林的《命运》和《你的名字》两部曲对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进行立体镜式的反映和全方位透视,此外还有邦达列夫《热的雪》、《岸》,阿勃拉莫夫的四部曲《普里亚斯林一家》,阿纳尼耶夫的《没有战争的年代》,艾特玛托夫的《一日长于百年》和冈察尔的
《你的霞光》等。长篇叙事诗也再度复兴,主要有伊萨耶夫《记忆的远方》, 罗日杰斯特文斯基的《二百一十步》等。
一批着力塑造“正面人物”的作品在对人性的深层挖掘和表现上取得了成绩,如瓦西里耶夫《这里的黎明静悄悄⋯⋯》(1969),贝科夫的《方尖碑》等六部战争小说,格拉宁的中篇《克拉芙季娅·维洛尔》,索罗金的长诗《天鹅飞翔》,利帕托夫的中篇《普隆卡托夫经理的故事》,德沃列茨基的剧本《外来人》,罗佐夫的剧本《处境》和盖利曼的电影剧本《反馈》。也有的作家更侧重于从道德批判的角度表现生活,如特里丰诺夫的中篇
《滨河街公寓》,沙特罗夫的剧本《明天的天气》,万比诺夫的剧本《去年夏天在丘里木斯克》,阿尔布卓夫的剧本《残酷的游戏》,罗佐夫的剧本《婚礼之日》,罗申的剧本《赶紧行善》,艾特玛托夫的中篇《白轮船》,利帕托夫的长篇《伊戈尔·萨沃维奇》等。
由于特殊的国际政治局势,当代东欧各国在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领域同苏联保持了大体一致的趋势和风貌。虽然阿尔巴尼亚坚持霍查路线,孤立于国际社会之外,南斯拉夫走不结盟道路,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出现大的政治动乱,苏联的文艺理论著作和文学作品的大量译介,作家间的频繁交往使整个大环境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南斯拉夫是多民族国家,有悠久而多样的文学传统,20 世纪以来,现实主义,表现主义及其它现代主义流派都取得了一定成绩。战后安德里奇发表长篇小说三部曲《德里纳河上的桥》、《特拉夫尼支纪事》和《女士》,1961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乔皮奇、卡列布、波特尔的小说,弗兰尼切维奇、奈斯基的诗歌也都各具特色。六七十年代以后长篇小说创作取得新的进展,产生
《旗帜》(克尔莱)等一批作品。
匈牙利 1945 年解放后,一批流亡作家回国。 1956 年“匈牙利事件” 使大批作家受牵连,60 年代被捕作家大都获释,重新开始创作。戴里·蒂博尔发表《革出教门》、《没有判决》等小说,1964 年他被选为柏林科学院名誉院士。卢卡奇的文学理论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影响。
罗马尼亚是文学思想比较活跃的国家,达达主义、表现主义、印象主义等现代派思潮都曾发生过影响,战后小说有巴尔布的长篇《坑》(1957), 波波维奇的《权力和真理》(1973),萨多维亚努的历史小说《尼古拉与蹄铁》(1952)等,诗歌则以贝纽克的政治抒情诗为最有名。
波兰在战后有两位作家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一位是以撒·辛格,1978 年以《庄园》获奖;一位是契拉弗·米洛舒,1980 年以《米洛舒诗选》获奖。另外,50 年代的“黑色文学”、“清算文学”六七十年代的政治小说、历史小说和黑色幽默小说都曾产生过影响。
保加利亚战后主要作家有维任洛夫,代表作为长篇小说《干旱的平原》
(1952);迪莫夫擅长心理描写,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烟草》(1951), 讽刺剧《带着泪痕的女人》(1959)和《罪人》(1961)等。此外有加贝的长诗、齐达罗夫和瓦西列夫的剧本。
捷克斯洛伐克文学进入当代之后,在诗歌与小说方面有长足的进展,诗歌在战后初期及 50 年代以赞美和平与新生活、批判法西斯战争为主旋律,六七十年代侧重于现代人心灵世界的的探索,涌现出一大批诗人,其中亚·塞弗特以其意境清新、韵律优美的《塞弗特诗选》荣获 1984 年诺贝尔文学奖。60~80 年代,米兰·昆德拉是十分活跃的小说家,他的几部主要作品和长篇小说《玩笑》(1968)、《生活在别处》(1973)、《为了告别的聚会》(1976)、
《笑忘录》(1976)和《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1984)已被译成 20 多种文
字在世界各地出版,从 80 年代末开始,又陆续被译为中文出版,在中国赢得了大批读者。
80 年代以后,东欧各国与西方国家交往日趋频繁,这将对东欧文学产生深刻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