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恩斯特——世界主义者眼中的民族现实
卡洛斯·富恩斯特(1928~ )是墨西哥小说家。他生长在一个外交官家庭,从小就接触多种外语,并曾在美洲大陆和欧洲许多国家游历。语言的优势和广博的见闻使他视野开阔,也增加了他作为作家的使命感。欧美国家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和社会科学研究层出不穷的新成就,使他备感拉丁美洲国家的落后,经济状况更是形成鲜明的对照。他说:“我活着就是为了写作。要写豪富和贫困、奋斗与消沉、爱情与仇恨”,富恩斯特与前辈作家的一个明显不同是:作为一个世界主义者,他更多地师法欧洲文学大师们的手段,更倾向于以欧洲人的眼光来观察和解释拉美人的现实生活。所以他的作品在欧洲广泛流传,对欧美作家有较大的影响。
富恩斯特的成名作是 1959 年发表的《最明净的地区》。此后还发表过一系列独具特色的中短篇小说,如《好良心》(1959),《阿尔特米奥·克鲁斯之死》(1962),《换皮》(1967),《遥远的家族》(1980),另有一部戏剧集《原始的君主》(1971)和两部文学论著:《西班牙美洲新小说》和《两个门户的房子》(1970)。
《最明净的地区》是他的代表作,他自称是一部“墨西哥现代社会的总结”。作者以首都墨西哥为背景,展示了从民主革命到 50 年代墨西哥社会的
历史和现状。长达 30 年的独裁统治结束了,墨西哥面临着重大的历史转折。作者的笔锋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探幽发微,对这个巨富与赤贫并存、平庸而又怪诞、充满纷乱与迷茫的国度进行了仔细诊断。他抨击为富不仁的经济暴发户,见利忘义的奸商和丧失廉耻、四处钻营的政客,指出墨西哥今天贫穷落后的主要根源是 1910 年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封建势力和外国资本主义势力仍然主宰着国家的命运。在墨西哥城这个“最明净的地区”,也充满着尔虞我诈,弱肉强食,人活得没有安全感,没有希望。伦理道德观念, 价值观念一片混乱,许多人自甘下流,醉生梦死。有的人随波逐流,游戏人生。银行家罗伯雷斯由赤贫而暴富正是由于这个混乱的社会给他提供了可乘之机。他的人生态度是:要么发财,要么饿死,要发财就得不择手段。诺尔玛·拉拉格伊是充满欲望的女人,她的生存意义就在于认准金钱和男人穷追不舍,不惜冒险去寻求刺激。伊克斯卡·西恩富戈斯是个有特异功能的人, 他无孔不入,无所不在,洞悉一切,作者正是借助于他的眼力,将社会的真相和人们灵魂深处的隐秘揭示出来。知识分子沙马格纳是社会良知的代表, 他认为墨西哥正在抛掉独特的民族传统,变成一个堆积着从世界各地冲来的种种破烂与脏土的垃圾场。他主张抵制欧洲的渗透,特别是“精神渗透”。作者则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墨西哥本来就是个在血统上和精神文化上多种因素交融而成的国家,继承传统和接受欧洲影响都是必要的,关键在于推陈出新,创造属于当代社会的新东西。
《最明净的地区》在写作手法上从美国作家多斯·帕索斯的《美国》三部曲得益不少。帕索斯用过去时写现在和大量插入报纸标题,新闻剪辑、商业广告的“新闻短片”手法也是富恩斯特的惯用手法,同时他还将福克纳用现在时描写过去的手法,劳伦斯用将来时叙述的手法也一并采纳。由于他将多种手法熔于一炉,这部小说在表现形式上给人以全新的感觉。
富恩斯特的另一部重要作品是《阿尔特米奥·克鲁斯之死》(1962)。
这部小说以同名主人公在弥留之际对一生的回顾为线索,叙述他在墨西哥革命战争和战后的经历。克鲁斯是黑白混血儿,小时候是淘金的奴隶,投入革命战争后,逐渐形成了对爱情、忠诚和正义的看法。战后他身居高位,手掌大权,钱财滚滚而来,物质上得到极大满足。但是忠诚和正义感却已丧失, 他也无力爱什么人了。作者想要指明:墨西哥的精神财富已经枯竭,如同行将就木的克鲁斯。应当有个新的墨西哥出现。
作者塑造的克鲁斯,随着生存环境的改变,其性格也在改变,他残暴而多情,狡诈又单纯,使人敬畏,又使人扼腕叹息,是个很能打动人的形象。作者在艺术表现上继续探索新方法,有时以第一,第二和第三人称交替叙述, 有时将三种时态混合在一起。在结构上他采用了易卜生剧作那样的回溯式方法,即从临近高潮处落笔,情节沿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往回叙述,从病倒, 老年,壮年到儿时;一是往前发展,从病倒到死去,两条线索互相交织,推动情节发展。这样大大扩展了作品的时空容量,又使情节更为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