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美国文学1.概述

当代美国文学是在经济文化空前繁荣的背景中演进的。多元化的艺术格局和艺术探索及由此而来的流派纷呈,新人辈出的局面,使它成为整个美国文学史中又一高潮。

二次大战没有殃及美国本土,反倒缓和了国内矛盾、刺激了经济,加之大批科学家流亡入境,更使美国的科学技术如虎添翼。战争结束时,在全世界四百多亿美元的黄金储备中,美国即握有三百五十亿之巨,两颗原子弹爆炸,更显示了其武力上孤峰独据的地位。以 125 亿美元复兴欧洲的马歇尔计划,则标志着美国已处于西方世界盟主的地位。

但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丰裕社会并未给美国人带来自在与安宁,以麦卡锡主义为代表的政治猜疑和迫害,朝鲜战争的阴影,整个冷战时期的紧张与恐惧感使人人自危。公众以小心谨慎、顺应时尚、以物质享受为满足的处世原则,使文学艺术出现了战后“沉默的十年”。斯隆·威尔逊的《穿灰法兰绒套服的人》(1955)写这种无个性的“组织人”,无追求的庸人,充分体现了这个精神上没有光彩的时代。虽然作品本身很平庸,却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50 年代中期以后,冷战的紧张气氛有所缓和,郁闷多时的一批青年逆子终于按捺不住愤懑,发出了野性的“嚎叫”,他们被称为“垮掉的一代”。但他们正是对精神上业已“垮掉”的现状看不上眼,这才投袂而起的。 60 年代的猪湾事件,古巴导弹危机,尤其是旷日持久的越南战争,使美国社会处于长期动荡之中,总统肯尼迪遇刺,黑人暴动,学生造反,市民反战示威, 荒诞派戏剧和黑色幽默小说开始流行。 70 年代以后,随着越战的结束,美苏、美中关系的解冻,国际国内局势趋于缓和,公众对政治性社会活动的激情减退。但种族、阶级、阶层的矛盾,科技发展带来的社会生活瞬息万变造成的困惑依然存在,女权运动也不时掀起一个个小高潮。

在复杂的社会生活背景中,美国文学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从 1949

年至 1993 年,在 40 年中有 7 位作家获诺贝尔文学奖。除福克纳、海明威、纳博科夫、沃伦等文坛老将外,又涌现了契弗、马拉默德、贝娄、梅勒,卡波特、奥康纳、斯泰伦、阿瑟·密勒、田纳西·威廉斯、阿尔比、金斯伯格、托妮·莫里斯、巴思、巴塞尔姆、海勒、厄普代克、罗斯、品钦、欧茨等一大批新人。南方文学继续活跃,“垮掉派”、“黑色幽默”、黑人文学、自白派诗、犹太文学、战争小说异彩纷呈。在多方面的自由探索中,有的作家更关注经验世界的问题,如现实社会中的暴力、凶杀、吸毒、家庭解体、生态恶化、种族、性别、阶级的冲突及由此引起的精神恐慌、孤独、压抑、无所适从、人格分裂等等;有的作家更关心超验世界的问题,他们的眼光越过现实社会的具体矛盾,从形而上学角度去思考人类的基本处境,探求终极真理,诸如人类的局限,人类的前途,生存与毁灭,存在的意义与价值,文明进展的二律背反等都是他们作品的基本主题。

60 年代以后另一值得注意的文学现象是非虚构小说的兴起。当时文坛有一种流行的看法:现实主义方法已经显得僵化,小说要继续生存,必须另辟蹊径,而新闻界对不带个人感情、纯客观的写作原则也感到厌烦。于是作家

为使作品更具真实感,开始用新闻体写小说,记者则用文学手法来加强新闻报道的艺术魅力。在这两股力量推动下,非虚构小说勃然兴起。杜鲁门·卡波特的《凶杀》(1965)是开山之作。至 80 年代,乔纳森·科尔曼的《奉母之命》(1985)和香娜·亚历山大的《胡桃夹子:金钱、疯狂、谋杀——一个家庭像册》,分别从不同角度对 70 年代末的同一件凶杀案进行了深入剖析和艺术表现,追求“事实俱在、铁证如山”的效果。这两部作品得到评论界一致好评,并很快成为畅销书。公众对真实感的追求,现实中生活节奏的加快,戏剧性事件的层出不穷,都使非虚构文学备受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