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德语文学1.概述

1945 年 5 月,德国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人面对一片废墟,开始了物质和精神的重建工作。1945 年被看作文学的“零点”,战后初期的文学被称为“废墟文学”。代表作品有艾希的诗《盘点》、博尔谢特的剧本《在大门外》和伯尔、施努雷、伦茨的短篇小说。在战争期间沉默多年的老作家陆续复出,朗盖瑟的《磨灭不了的印记》和卡扎克的《大河彼岸的城市》以象征的或“魔幻的”手法把握现实,都曾产生一定影响。但代表此时文学的最高成就的还是流亡作家托马斯·曼的《浮士德博士》和海尔曼·黑塞的《玻璃球游戏》。

1947 年里希特和安德施在班瓦尔德湖畔与一批青年作家聚会,形成一个

松散的、没有共同纲领的文学团体——“四七社”,并从 1950 年起颁发“四七社文学奖”,至 1976 年。20 年时间里四七社培育了一大批文学人才,包括伯尔、格拉斯这样有国际声誉的作家。

年青作家开始在长篇小说上显露才华,克彭的《草中的鸽子》(1951)、安德施的《自由的樱桃树》(1952)、格拉斯的《铁皮鼓鼓》(1957)、约翰森的《对雅各布的种种揣测》(1956)、伯尔的《九点半打台球》(1959)、瓦尔泽的《间歇》(1960)和伦茨的《德语课》(1968)探索战争根源,揭示战争后果,批判现实,在表现方式上都对传统长篇小说有所突破。作者放弃全知者的身份,叙述角度一再变换,召唤读者更主动地,并以批判的眼光来阅读。

布莱希特在流亡期间创作了大量剧本,如《四川好人》、《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伽利略传》、《高加索灰阑记》,战后又写了《公社的日子》、《图兰杜特》等几部剧,他的作品及他所领导的“柏林剧院”的示范演出和他的叙事剧理论对整个战后德语戏剧及当代世界戏剧都发生了巨大的影响。用德语写作的瑞士剧作家马克斯·弗里施和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在批判地研究布莱希特戏剧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另辟蹊径,确立了各自的戏剧思想。弗里施的寓意剧和迪伦马特的怪诞喜剧在五六十年代占据了德国舞台的主导地位。

这一时期,欧根·戈姆林格将巴西的“具体诗”概念引入德语区文坛, 同一批诗人进行这种以语言本身特点为关注焦点的诗歌实验,但未能引起一般读者的兴趣。相比之下,奥地利女诗人英格博格·巴赫曼的《延期付款的时间》(1953),《祈求大熊星座》(1956),保尔·策兰的《死亡赋格曲》、

《语言栅栏》、彼得·胡赫尔的《特奥福拉斯特的花园》影响要大得多。 60 年代以后,纪实文学勃然兴起,西德方面,剧作家们写出了《基督的

代表》(霍赫胡特)、《奥本海默案件》(基普哈特)、《调查》(魏斯) 等有强烈政治倾向的纪实剧本;小说家们写出了《鬼火与烈火》(格律恩)、

《彼特罗普的纪录》(隆格)和《十三篇不受欢迎的报道》(瓦尔拉夫)等纪实作品;东德方面,基尔施的《驯豹女郎》、雅科布斯的《采访者》在强调客观真实性的同时也适当进行文学虚构,有一定艺术特色。

纪实文学热在 70 年代以后引起了日记体、自传体小说的盛行,格拉斯的

《蜗牛日记》(1972)、弗里施的《蒙陶克》(1975)等都是其中的皎皎者。

战后的德国分裂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最初十余年,东西两方仍保持着精神文化的联系,1961 年东德树立柏林墙,关闭了双方的自由通道,德国文学开始出现两种不同的面貌。至 90 年代初,随着冷战结束,柏林墙拆除,德国重新统一起来,这一历史性的变化将对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的德国文学产生深刻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