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戈尔丁

戈尔丁(1911.9.19~)7 岁就开始写诗,20 岁时遵父命进牛津大学学自然科学,两年后转学文学。大学临毕业时出版了一本诗集,战争爆发后他应征入伍,当了 5 年海军,参加过几次大战役,包括诺曼底登陆。战争在他内心深处留下了残酷的烙印。他曾说:“经历过那些岁月的人如果还不了解, ‘恶’出于人犹如‘蜜’产于蜂,那他不是瞎了眼,就是脑子出了毛病。” 这种人性恶的看法支配了他的整个创作历程。

战后他花了 10 年时间潜心研究希腊的文学和历史,以寻求人生的答案,

同时写了 4 部小说,都未能问世。《蝇王》完稿后也先后被 21 家出版社拒绝,

1954 年才勉强获得出版。出版后却声誉日隆,很快被列为“当代英国文学的典范”,成为大中学生的必读书。此后他又发表了一系列小说,主要有:《继承人》(1955)、《品契·马丁》(1956)、《赢得自由》(1959)、《塔尖》(1964)、《金字塔》(1967)、《蝎神》(中短篇集 1971)、《看得见的黑暗》(1979)、《过界仪式》(1980)、《纸人》(1984)。 1983 年,由于他的小说“用明晰的现实主义的叙述艺术和多样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神话,阐明了当今世界人类的状况”,瑞典文学院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

《蝇王》写的是一群孩子的经历。在一场未来的核战争中,他们乘飞机疏散,飞机中弹,他们掉到了一座世外桃源般的荒岛上。由于害怕“野兽”, 他们分成了两派。最后,以崇尚本能的专制派压倒了讲究理智的民主派。

小说中有这样一个场面:富于理智和洞察力的西蒙为了弄清“野兽”的真相,独自上山去察看,途中发现了一个叮满了苍蝇的死猪头。由于闷热、疲劳、臭味刺激,西蒙在恍惚中感到猪头变成了会说话的蝇王。这蝇王丑陋、肮脏、狞厉可怖,简直就是恶的化身。从词源上讲,在英语、希伯来语中“蝇王”都是“丑恶”的同义语。猪头本是代表野蛮的杰克等人献给野兽的供品, 它幻化为蝇王,正是要揭示“野兽”正是人性中的恶,人自身兽性的发作, 使他亲手将自己的乐园变成了屠场。西蒙最后爬上山顶,发现所谓“野兽” 原来是一具飞行员的尸体。当他要把这个秘密告诉大家时,他却被当做野兽而杀死了。象征文明与理智的拉尔夫提了许多有利于生存和健康的建议,却应者寥寥,以至差点被杀掉。在失去约束的情境中,孩子们充分暴露出了“人性的黑暗”。

人性中的残酷和贪欲已足可悲,更可悲的是人对此惊人地无知,揭示人性的缺陷并使人们正视它,这就是戈尔丁创作《蝇王》的艺术使命。

19 世纪巴兰坦写过一部著名儿童小说《珊瑚岛》,写拉尔夫、杰克等几个少年流落荒岛后来团结互助、除暴安良的故事,同《鲁宾逊漂流记》一样, 都是表现文明对野蛮的胜利。《蝇王》的几个主要人物就脱胎于《珊瑚岛》, 而题旨截然相反。因为 20 世纪,尤其是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后的当代人,不仅对上帝早已丧失信心,而且对人自身的状况和文明本身的忧虑也日渐加深了。神话业已破灭,需要面对现实重建家园。

相对而言,古希腊戏剧给予戈尔丁的影响要比英国传统的荒岛文学深刻得多。《蝇王》与欧里庇得斯的《酒神》便颇多相通之处:《蝇王》中孩子们的“恶”本能与《酒神》中非理性的原始力量一脉相承,并都是取胜者; 底比斯王彭透斯不信酒神,在化装成女人窥视祭礼时,被狂热的女信徒们当做“野兽”撕得粉碎,这与西蒙之死如出一辙;《酒神》结尾时酒神突然出现,《蝇王》临结束时意外地出现了前来营救的军舰。如果说在战后英国文学回归传统的洪流中,戈尔丁能独树一帜的话,那么区别仅在于,他所承袭的传统更为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