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兰·罗伯—葛利叶

罗伯—葛利叶是“新小说”派的首脑人物,毕业于巴黎国立农学院,以农艺师身份研究了多年水果蔬菜。1953 年发表第一部小说《橡皮》,被评论家认为是“物本主义”小说的发端,次年发表第二部小说《窥视者》,声名大振。此后陆续发表了《妒忌》(1957)、《在迷宫里》(1959)、《幽会的房子》(1965)、《纽约革命计划》(1970),《一个幽灵城市的拓朴结构》(1976)、《德冉》(1981)等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快照》(1962)。60 年代起,他又涉足电影领域。由他编剧的《去年在马里安巴》在第 22 届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大奖。他又亲自编导了《不朽的女人》(1961),《欧洲快车》(1967)等影片。此外,他还有理论著作《为了一种新小说》(1963),

其中《未来小说之路》和《自然、人道主义、悲剧》被称作“新小说”派的宣言。

罗伯—葛利叶认为,“世界既不是有意义的,也不是荒诞的。它存在着, 如此而已”,“事物就是事物,人不过是人”。在几个世纪以来的小说中那种将物质世界人格化的、泛人的、万物一源的人本主义在当今已不合时宜。他主张毫不动情地去观察和描写物件的表层,其物理属性、度量、位置、它与另一物的距离等。他的主张被评论界概括为“物体主义”。在他的小说中, 充斥着对景物的冷静、细致、反复以至繁琐的描写,乱石磷峋的海滩、陡峭的海岸、街巷、酒店、住宅房间,仿佛是人附着于物,而非物附着于人。他认为,正因为保持了人与物的距离,作品中的人才更富于人性,因为真正的人道主义应充分认识到物的存在。

对物的强调与作者对真实的理解有关。他认为,巴尔扎克的方法适用于表现 19 世纪的社会,对今天的人来说,那是一个已经失去的天堂。20 世纪, 纷纭繁杂、错综交织,具有多方面、多层次的现实需要新的方法来表现。新小说表现的不是一种真实,而是多层面的、浮动的真实,人的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都像迷宫一样,只有在对物的浮动变幻的描写中,真实的图景才能映现出来。

他的成名作《橡皮》写的是一个侦破案件,但案情真相始终影影绰绰, 情节似断似续;《窥视者》也写一个杀人案件,作者从各个角度写了许多蛛丝马迹,但决不痛快说出到底何人所为;《在迷宫里》的那位士兵在一个巨大的城市里走来走去,街道、建筑物、门窗几乎一样,士兵像迷宫中的梦游人;《去年在马里安巴》中的那对男女是否曾经认识也不确定。剔除感情色彩和主观因素,让冷漠的笔触“停留在物体的表面”。作者显然是不想损害现实本身的丰富、繁杂的内涵和原生态的结构组织,使其更具真实性。但在对物的客观描述中却往往隐含着对某种社会历史内容的整体象征,比如《在迷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