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塔丽·萨洛特

当萨洛特初出茅庐时,她的小说并不引人注意,萨特独具慧眼,为她的

《陌生人的肖像》写序,称赞它“把一种能超过心理学而在人类存在本身中达到人类现实的技巧,发展到最高顶点”,是一种“反小说”。

萨洛特对这热情的奖掖却表现了惊人的冷静: “不,我不同意这种提法。”

她认为没有什么“反小说”,只有各种各样的小说,小说本来就应当是各各不同的。作家“只有感受到了一些别的作家所未曾感受到的,未曾表现过的东西,才应当去写作”。可见,这是个个性特异、创新意识极强的作家。

萨洛特原籍俄国,两岁时父母离异,她随母亲辗转于法国和俄国之间, 操法、俄两种语言。后来又学了英语和德语,在巴黎读英国文学,在牛津学历史,获两个学士学位,又在德国学社会学,巴黎读法律。1935 年起,她遍游欧洲各国,并在欧美许多国家讲学,是个渊博而阅历丰富的人。

她的处女作是短篇小说集《向性》,1939 年出版,这是“新小说”初露头角的作品。此后接连出版了多部小说:《陌生人的肖像》(1946)、《马尔特洛》(1953),《行星仪》(1959),《金果》(1963),《谎言》(1967)、

《生死之间》(1968),《您听见他们吗?》(1972),《这真美》(1973),

《傻瓜们说》(1976)等。 1956 年发表的《怀疑的时代》则集中阐述了她

的文学主张。

萨洛特认为在新技术广泛应用的情况下,读者对微观世界的真实图景更感兴趣,古典小说对外在世界面貌的描绘已失去魅力。于是她的小说摒弃人物和情节,而用大量的对话和“潜对话”来表现人的意识的“地下活动”。

《陌生人的肖像》以窥视者的眼光写一对相处不睦的父母。窥视者鬼鬼祟祟, 有时还参与其中拨弄是非;《马尔特洛》写叙述者的叔叔把钱交给马尔特洛, 请他帮买房子。马尔特洛把事情办得有条有理,却从此失去了人们 的信任;

《行星仪》写一个叫盖米埃茨的年青艺术家,娶妻之后被岳母撺掇着去算计婶母的房子。作者对房子的描写不厌其烦,人物关系的叙述却十分混乱。作者始终只写日常琐事,并且把着眼点置于人的内心世界。这与罗伯—葛利叶的见物不见人完全不同,与同样注重描写人的微观世界的前辈也不同:普鲁特的情景和过程是静止的,乔伊斯写出了内心独白的运动形式,沃尔夫擅长抓取人的瞬间感受,萨洛特则不仅写内心独白,而且写其前奏,写内心独白前一瞬间的心理活动,特别是潜伏在话语深层的近乎生理性的精神现象。然而萨洛特反对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而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都是有意识的,所谓无意识,恰是过于迅捷而使人来不及觉察的那部分意识。作家则应将其捕捉,并加以描述。

萨洛特不直接触及重大的社会题材,她更关心精神领域的基本问题。她许多作品的潜在主题都是表现世界的荒诞性,人与人的无法沟通,在这点上, 她以及新小说派与荒诞派文学是一脉相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