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与《茶馆》

17 年话剧,老舍的《茶馆》一枝独秀,从整个 20 世纪中国戏剧史来看, 它也是当之无愧的典范。《茶馆》出自老舍之手,正是题中应有之义。老舍20 年代即已在大学任教职,并以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享誉文坛,30 年代的《骆驼祥子》已列入世界文学名著之林,此后又写过十几部剧本,在对人情世态的洞悉、艺术语言的锤炼和戏剧特性的把握上, 积蕴深厚。

《茶馆》以裕泰茶馆的兴衰为线索,通过清末、民初、抗战胜利后三个历史片断,描写北京的社会风情,从中透露出现代中国历史变迁的轨迹。全剧只有三幕,但写了 50 年的历史进程。三个场面之间相隔 20 余年,没有贯穿事件,没有推进情节的动力线,但它却像一幅世态图卷,丰富而完整。这种图卷式或串珠式的结构方式,散点透视式的观照方式深得中国艺术的精髓,对于以欧洲文化为母体的话剧艺术的表现形式是个创造性发展。

《茶馆》在不大的篇幅里写了近 80 个人物,在有限的时空中处理众多的人物,却能做到主次分明,各司其职。主要人物自壮年到老年,贯穿全剧, 次要人物父子相承,并由同一人扮演父子,一般人物则呼之来挥之去,所以

作者能从容地将主要人物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如老板王利发,茶客松二爷、常四爷、秦仲义、刘麻子等等。沈处长上场只说了一个字:“好(蒿)!” 也已形神俱在。

《茶馆》的台词艺术已臻于炉火纯青的地步,往往三五句话就把一个人写得神气活现。比如第一幕开场,二德子在茶馆里要打人,一直静坐在角落里独饮的马五爷发话了:

马五爷(并未起立)二德子,你威风啊!

二德子 (四下扫视,看到马五爷)喝,马五爷,您在这儿哪? 我可眼拙,没看见您!(过去请安)

马五爷 有什么事好好地说,干吗动不动地就讲打?

二德子 嗻!您说得对!我到后头坐去。李三,这儿的茶钱我候啦!(往后面走去)

常四爷 (凑过来,要对马五爷发牢骚)这位爷,您圣明,您给评评理! 马五爷 (立起来)我还有事,再见!(走出去)

马五爷只说了三句话,但他的个性与气派已显露无遗。